央视大火案细节首次曝光:违规烟花进京无人拦截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央视大火案细节首次曝光:违规烟花进京无人拦截 (2)
2010年03月23日 15:22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进京

  未遇阻拦

  2月6日晚11时,央视烟花从永清供销社启程,其中烟花100多箱,燃放设备有1台主机,3台分机,6台打点射的机子,还有数百个炮筒和炮架子。

  发车前,刘发国特意嘱咐薛继伟,他听人说汽车上的收音机可以干扰检查站的搜爆器。薛继伟听后让张炳建打开货车收音机。薛自己开一辆轿车在前探路。

  夜色中,央视烟花车沿106国道一路北上。宋哲元在固安上了烟花车,他把刘发国给的作废运输证摆在挡风玻璃下,以备路查拦截。沿途两个检查站分别位于永定河大桥南北,一个是出河北界的固安检查站,一个是进北京界的大兴榆垡检查站。原本忐忑的宋哲元惊讶地发现,当夜,这两个检查站竟没有值守人员,门户洞开。

  无人拦阻,烟花车顺利进入北京界,完成任务的薛继伟掉头返回。宋哲元接着指示张炳建在京开高速上两进两出,以走辅路的方式绕过两个收费站,最后驱车经三环直抵京广桥下央视工地。

  此前,沙鹏已将货车牌号在中建公司门卫处登记。凌晨1点,烟花车直接开到了央视大楼下。

  布置

  场地狭窄

  2月6日,刘发国带着三湘公司燃放师曾旭再次进入央视工地,发现在原来确定的燃放地点多了一道围挡。

  曾旭当即提出,场地图和现场实际有出入,场地狭窄不好摆放烟花,不适合燃放礼花弹,他还担心礼花弹会震坏央视主楼的玻璃。

  刘发国听后说,燃放方案有两套,一套含礼花弹,一套不含。次日,曾旭再提此事,刘说央视的人说不打礼花弹没效果,必须要打,没事,按有礼花弹的方案燃放。

  6寸礼花弹爆炸后直径40至50米,爆炸火星持续2秒钟,特效的能持续三四秒钟,火星持续时间越长,飘行距离越远。另外,6寸礼花弹可以打到160米高空绽放,而央视配楼的高度恰恰是159米。

  由于工地围挡的意外出现,烟花摆放的位置最终朝央视配楼方向推进了一二十米。燃放地点距配楼主体只剩下五六十米远。

  作为持证的专业焰火燃放师,曾旭完全清楚6寸礼花弹离建筑物的安全距离是100米。他被抓后解释说:“我当时只能按老板说的做。”

  央视大火发生1年之后,国务院调查组对火灾直接原因作出结论:在安全距离明显不足的情况下,礼花弹爆炸后的高温星体落入配楼主体建筑顶部擦窗机检修孔内,引燃检修通道内壁裸露的易燃材料引发火灾。

  点燃

  临时交棒

  烟花安装一直持续到2月9日当天。燃放现场,近700枚礼花弹被10枚一串分装入碗口粗的炮筒,上百个炮筒固定在3个20平方米见方的炮架子上,场面蔚为壮观。其中,大威力的6寸礼花弹足足有205发。

  晚上聚餐后,200多名新址办员工和家属进入150米开外的央视庆典广场,这里是规定的观众区域。当夜,北京雾霭沉沉,不见明月。

  20时,腿脚不便的徐威在新址办常务副主任王世荣的陪同下来到点火地点。徐接过刘发国为他准备的火炬。原本的点火方式是由徐威做做样子,燃放师电控打火,但沙鹏认为这样没有领导点火的效果,改为火炬点燃快引线。

  徐威当场拧着了火炬,却没伸手去点。他侧身把火炬交到了王世荣面前,说:“请王主任来点火吧。”这让一旁的王世荣颇感意外。接过火炬,王世荣点燃了导火索。就是这个当时没来得及细想的动作,让他今天站上了被告席。

  火起

  “楼要塌了!”

  焰火晚会共准备了51组烟花,王世荣点燃的是第一组组合烟花。余下各组由曾旭等人电控操作,可在第一组烟花燃起后,电源就莫名其妙地跳闸了。刘发国赶紧顺着电线寻找电源箱,鼓捣了3、4分钟,手动合闸后才又由曾旭启动点火。

  霎时间,一组组烟花绚烂升空。途经东三环京广桥的司机纷纷减速观瞧,导致堵塞。两名交警赶来制止燃放。但徐威出面称,电控烟花停不下来。

  实际上,礼花弹每发射1组要手动点火1次,不触动下1组点火器就可停止。徐威对此并不清楚,他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根据调查结论,央视大火的起火时间为20时15分。配楼楼顶很快被大火吞噬,现场观众四散,徐威一时无语。

  混乱之中,沙鹏冲到刘发国面前说,赶紧把炮筒拉走,警察马上就到。但刘发国等人找不到拆卸工具,无法卸下炮筒。这时堆放在地上的烟花纸箱也开始燃烧,众人又赶紧扑火。

  此时,大火已连烧了4层楼,大量火花落下,炸响不断,惊恐万状的宋哲元在现场大喊了一声“楼要塌了!”惊得刘发国连忙叫上工人逃离现场。

  回到廊坊后,宋哲元又给刘发国打来电话,嘱咐把沙鹏发的手机短信删除,以免给警方留下证据。就在当晚,北京警方追至廊坊,将刘发国、曾旭等人抓获。

  本报记者 邱伟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