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22日)是第18个世界水日。从这一天开始为期一周的时间,将是第23届的“中国水周”。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人类目前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0.26%,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被人类利用。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文地理计划说,到2025年,30%的国家将面临“水荒”。
在中国云南,一场“水荒”已经上演。云南是我国的水资源大省,地跨六大水系,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第三,但分布极不平均。从去年入秋以来的一场特大干旱,让水成为这里人们的心头之痛。目前全省有580多条中小河流断流,310多个小水库和3600多个小坝塘干涸。
滇池成为旱的证据
在省会昆明,因为这场大旱,被当地人称为“母亲湖”的滇池的水位正在下降,接近20年来的最低点。
“以前下面的台阶都看不到的,被水淹没了”,在湖边做游览车生意的阿姨说,“站在岸边的时候,衣服都会被浪打湿”。“风大的时候浪会一直打到我们这里来”,她指的是游客们租游览车的地方,距离岸边大约有十几米远。
但3月21日,在连续8个月没有大雨降临之后,岸边的台阶连带下面的泥滩已经完全露出水面,有家长带着孩子在捡石子。曾经的水下礁石也零落地散布在靠近岸边的水面。据测量,滇池水位比历史同期下降了1米左右。栈桥边,成片的水草贴在石板上,因为露出水面太多,已经完全枯黄。
1969年12月29日,昆明地区十万军民开进素有“滇池之肾”功能的草海,“移山填海,围海造田”。“滇池被填掉了1/4”,在昆明做出租车司机的严先生说。在去往滇池的必经之路上,两边随处可见的是高尔夫别墅和高级住宅,“这里都是有钱人住的地方”。
春城失去了约20平方公里的“天然空调”,在这个大旱之年仿佛如夏。过去环湖地区常有洪涝灾害,如今这里却成为了旱的证据。
母亲湖已无法承担生活用水
然而,即便滇池之水并未减少,她也无法为昆明或其他任何城市提供生活用水资源。90年代以来,滇池水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已成为5类重污染湖泊。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摸虾做菜,70年代游泳痛快,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风光不在,现今时代依然受害。”这首流传于昆明的民谣,说出了滇池50年来水质的变化,也道出了昆明人的痛心和无奈。
严先生回忆说,他小的时候是经常在滇池里游泳的,水清的很,也可以喝。可是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随着穿过市内的盘龙江流入处于昆明市下游的滇池,滇池水不再可以饮用,甚至无法游泳。
现在的滇池呈浑浊的绿色,湖面漂浮着蓝藻,一些污染较重的地方,甚至有阵阵恶臭。在滇池海埂公园内,一位大婶走在湖岸边自言自语:“这里(水)怎么像阴沟一样臭,以前不是清凉的很吗?”
不过,据严先生介绍,近几年由于提高了治理的力度,滇池的环境已经比五六年前好了很多。现在,在滇池海埂公园里,人们三五成群的在湖边休闲聊天,小孩子嬉笑追逐。在滇池的水面上,偶尔还有成片的水鸟出现。
健康世界需要清洁水源
2005年,当被问到滇池治理问题时,当时的滇池管理局局长许苏昆说:“滇池水质迅速恶化的势头已被遏制,但要真正还滇池以碧水,困难很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在接下来的五年里,这个问题一次次被提上桌面。
2009年,滇池治理共完成投资55亿元,滇池出现了20年来最好的水质。预计在今年12月31日前,昆明市计划有6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先后建成或改扩投运,污水有望不再直接排入滇池。
“水利万物而不争”。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保障清洁水源,创造健康世界”。在多次将主题定在“水的数量”方面之后,今年世界水日的目光转向了“水的质量”。确实,即使水量再丰富,人们也只能取水质较好的饮用,污染的水再多也无济于事。这是滇池给我们的提醒,是今年水日的主题,也是我们未来需要更加关注的焦点。(詹璐 张蕾)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