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旱情严峻 收获季节村民“喊渴”面无喜色——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攀枝花旱情严峻 收获季节村民“喊渴”面无喜色
2010年03月17日 17: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干裂的土地让人看着焦心 摄影:王嘉炜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成都3月17日电(张丹 曾勇 李川 王嘉炜)自去年入冬以来,攀枝花市仁和区境内遭遇60年一遇旱情,截止目前,全区13.2万亩冬春作物就有13万亩受灾,近5万人面临严重饮水危机。

  目前,四川旱情重灾区集中在攀枝花、凉山两个市州,而仁和区是攀枝花市受灾程度最严重的区县之一。据介绍,截至3月10日,仁和区境内已有162天未发生降雨。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旱情在不断加重、蔓延。大龙潭乡是仁和区农业主产乡镇之一,也是本次遭受旱灾最为严重的乡镇。全乡几乎所有的冬小麦因为干旱缺水,提早进入成熟期,收割小麦减产80%以上,有的田地甚至颗粒无归。

  走进大龙潭乡大龙潭村小铺子村民小组,引入眼帘都是荒芜。在往年这个时候,正好是小麦抽穗灌浆的时期,到处是金黄的麦田,而今却是干裂的土地。一个村子里,看不到几个人影,农田里只有出来觅食的牲口。

  在大龙潭乡大龙潭村干沟箐村民小组村民王应慧家的麦田里,一家人正忙着收割提前成熟的麦子,今年全家人没有一点收获的兴奋。“你看,这十多亩的麦子最后就只有几分地有收成,没办法啊,我们农民只能靠天吃饭。”王应慧的谈话中流露的都是对麦田严重减产的无奈和辛酸。

  像王应慧家这样的遭遇在这个村,乃至全区都成为了共性。除了关系全年的春耕生产无法继续而外,像烤烟、芒果等让农民能增收的经济作物也无法栽种。眼下正是春耕的农忙时节,村民们却因缺水无法进行正常劳作,田地荒芜、塘库干涸,这样的景象与阳春三月成为了极大的反差。

  据当地政府介绍,全乡所有的水库和山坪塘由于连逢去年的秋旱、冬旱和今年的春旱,都没有蓄上水。许多水库已经见底,堤坝裸露在外。水库无蓄水直接成为了冬春作物绝收和减产的直接原因。

  缺水不仅让农民无法正常耕作,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严重的人畜饮水危机。早在今年春节刚过,大龙潭乡的一部分村子就已经靠当地武警官兵送水度日。在石蚌塘村民小组,40多户村民每天就靠着这点渗水生活。

  “我每天早上四点钟就要起来接水,要是来晚了,就会等很久,有时还可能接不上。”正在一个已经见底的水塘里接水村民普发全描述着自己每天的接水经历。如今,这滩已经见底,充满腥臭的水,被全村人视作珍宝。村民普发全还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有条不成文的规定,接到的水只能喝,不能用来浇地,否则就会失去节水的资格。不少村民为了节约用水,还卖掉了家里的部分牲畜。如今,全村每户人家只能保留一头耕牛。

  目前,仁和区的旱情覆盖了全区13个乡镇,经济损失已达4600万元。据当地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的雨季开始时间是6月的中下旬。全区近14万农民还要经历长达100多天的干旱、无雨天气。针对严峻的旱情,当地政府已经开始了抗灾救灾工作,保全区人畜饮水安全、调整种植计划,推广耐旱作物成为了当前抗击旱灾的重中之重。(完)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