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发掘出很多重大的文物,却没有及时地组织人员进行研究,不能给下面要进行的历史层面研究提供素材,这是我们欠史学研究的‘债’。”
16日,在由河北省文物考古学会、省泥河湾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成就辉煌——河北省考古六十周年座谈会”上,省文物局现已退休的老局长赵德润自曝“家丑”并道歉。
-直击
“考古不研究比盗墓破坏还严重”
昨日,省文物研究所(以下简称省文研所)所长韩立森介绍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考古发掘成果。60年来,全省历史遗存已达30000余处,目前已正式跻身全国第三文物大省。对此,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表示认可。
随后的会议讨论阶段,与会人员对河北考古目前存在的问题也毫不避讳。大家表示,河北考古是发掘多,研究少。
“我们把珍贵的竹简从地下挖出来了,却迟迟没有研究报告。考古发掘不做报告,这是比盗墓贼盗墓还要严重的破坏。” 省文研所鬓发斑白的老研究员张守中说。
据介绍,被发掘出的文物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如不能及时研究,文物经人为破坏或者风化会失去原貌,这是历史的损失。
省文物局原局长现场道歉
省文研所老专家郑绍宗引用实例指出,定窑考古经历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历时20余年,至今没有编写出一份相关的研究报告。
这时,省文物局现已退休的老局长赵德润站起身来说:“我首先要道个歉,过去我们发掘出很多重大的文物,却没有及时地组织人员进行研究,不能给下面要进行的历史层面研究提供素材,这是我们欠史学研究的‘债’。”赵德润称,考古不只是挖土,每一位考古工作者都应该注重后期考古研究。
- 探析
考古为何发掘多研究少?
如此重要的考古后期研究工作为何没人承担?
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在会上说:“部分考古工作者认为,文物挖出来了,自己的工作就结束了,研究是其他人的事,这是一种错误的考古观念。”
“考古人才的缺少是研究少的另一原因。”省文物局一位负责人透露,目前,省文研所能够参与考古的一线专家、学者仅有60余名,要完成全省南水北调考古发掘、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等大量考古发掘、野外调查工作,由于他们长期野外作业导致无暇研究。
另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考古研究报告滞后于田野考古的规模与速度,这不仅是河北考古的问题,也是全国考古工作的现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曾多次指出这一现象,并称河北尚属出版考古报告较多的省份之一。
- 应对
将加强考古人才培养
如何解决考古研究少的问题?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表示,今后河北会加强文博考古人才的培养。
昨日与会的河北师大副校长、文史专家王长华也表示,河北师范大学正在考虑在本科阶段开设相关课程或专业,希望能加强与省文物专家的合作,为河北文博事业培养人才。
谢飞还表示,今后会加大相关方面的经济补偿,以推动考古研究工作的发展。(记者高其伦)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