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高强10日在“两会”新闻中心表示,全国人大今年强力推进预算公开,要求经过人大批准的政府预算,都要公开,其中包括国务院各部门预算,要求部委在明年向人大报告预算时,要报告政府的基本建设情况和政府行政开支情况。不过他也表示,“我也可以坦率地告诉大家,今年即便公开了,也达不到大家要求的那么细。”
公开预算,虽然达不到公众要求的那么细,但已是一大进步。人大会议最大的重头戏,人大对政府最硬的监督权,人大代表开会最核心的目的,就应该是监督和审议政府部委的预算。人大监督把目光聚焦到了预算监督上,回归了代议制的基本常识。
因为财政权是人大控制和监督政府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钱是政府的命脉,是一切政府行为的基础条件,人大如果能掌握国家财政权就能掌握了政府的命脉,所以西方议会又有“钱包议会”之称。公众纳税供养政府,投票选出代表,最核心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他们监督政府怎么使用纳税人的钱,不是中饱私囊,不是大吃大喝,必须用于公益。
这几天媒体都在报道人大代表的各种批评言论,有批评教育收费过高的,有质询学术腐败的,有炮轰“不敢讲真话的”,两会的信息海洋充满着人大代表对不同领域内社会问题的剖析和批判——仿佛这些就是人大代表履职的全部。其实不然,批评权、质询权也罢,提议案权、建议权也罢,这些都属于边缘性的软权力,政府可听可不听,许多说了也白说,这些权力都比不上审查政府预算的权利。这是代议权利中一种核心的、最硬的权利。无代表,不纳税,反过来说,不审税,无代表:如果代表不对民众的纳税流向进行监督,那么就是不称职的代表。人大预算委员会对部委公开预算强势的表态,让纳税人看到了一个强势人大的崛起。
人大不仅要敦促部委公开预算,还要支持人大代表认真地审议预算,敢于否决不合理的预算,敢于对模糊的预算说不,而不是稀里糊涂地举手,让政府预算稀里糊涂地通过。有些人大代表经常批评政府部门公款吃喝和公车私用,可公款吃喝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很多都是从政府预算中抠出来的,为什么不在审议财政预算这个制度源头上,就对乱花财政进行事先的约束和预防性的监审呢?不要一边炮轰吃喝一边不负责任地举手,不少被曝光的不正当花销,很可能就是人大代表自己在审查预算时稀里糊涂地批下去的。
敦促政府公开预算和公布各项行政开支,公民社会一直进行着这样的努力,有公民通过起诉的方式逼政府公开,批评家们口诛笔伐推进透明改革,许多地方政府也自觉进行着这种改革。可这些力量很多时候都很无力的,公民无法去起诉每一个政府部门,舆论根本撼动不了既得利益者的力量,一些政府部门的自觉也是有限的或进一步退两步的。前天有媒体报道公布了一个专家对各地政府预算公开的透明排名,专家发现各省之间的分数差距在缩小,在财政信息公开的进程中,各省既不愿落后,也不愿冒尖,处在观望、徘徊的被动状态——为什么不愿冒尖,为什么都在观望,就因为缺乏改革的动力,缺乏公开的压力。
当这种压力只能源于人大的制度性施压时,才会产生推动的力量。仅仅依靠政府自觉根本不行,有几个地方会心甘情愿地放弃对神秘财政的坚持?财政越神秘,政府乱花钱越方便,而透明则是让他们放弃这种不正当的既得利益,还原公共财政的公共性。曹林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