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为了什么,不就是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发展的成果?这其中,当然包括提高职工的收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总经理陆启洲,这几天一直在关注本报“5位一线工人代表‘生活压力账本’”的连续报道。许多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劳动的价值必须得到尊重,随着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只要企业效益允许,首先要给一线工人涨工资。
工资支出,是企业的成本、是负担,还是一种激励手段?陆启洲委员介绍,在企业最困难的2008年,企业作出决定,管理人员降薪20%,一线工人一分钱不能动。“我是工人出身,我知道工人养家糊口的不容易。中电投是发电企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垄断行业,其竞争非常残酷。但中电投什么成本都可以降,一线工人工资不能降。”他说,职工的无穷创造力,才是企业最稳定的利润来源。
同样从一线工人成长起来,全国人大代表、冀中能源、华药集团董事长王社平与陆启洲不谋而合。2009年7月,冀中能源集团重组华药集团。当王社平到华药康欣公司调研时,发现一线工人每月仅1000多元工资,他当场拍板:每月增加400元,本周内必须发到工人手中。
“给一线工人涨工资,就是给企业的未来增后劲!”王社平说。一线工人得到与付出相称的收入,职业忠诚度、敬业精神和创造力才能不断强化,这会为企业发展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钢铁集团党委书记刘如军则将一线工人收入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联系在一起:“企业如果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就只能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来赚取产业链低端的微薄利润,工人收入无形中就与企业利润对立起来。”
“依靠廉价劳动力来换取利润,企业肯定没有前途。”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涟钢集团总经理郑柏平说:“一线工人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企业有责任提高他们的收入。否则,企业靠什么留住工人,还何谈发展?”
对这一点,被大家形象地称为“农民工司令”的全国人大代表、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全收感受最深。“前段时间大家都在讲‘用工荒’,如果企业仅靠低工资来生存,它肯定招不来人。”张全收说,现在企业来公司招人,他首先会问,公司规模多大、做什么产品、技术含量如何,“如果企业对收入没有保证,不要说农民工,我都不会跟他打交道。”
企业界的代表委员的一个共识是:要想彻底扭转一线工人工资低的问题,还需要尽快完善企业内部分配机制,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为一线工人的工资增长能够与企业效益的增长挂钩提供制度保障。(赵晓展 王冬梅 庞慧敏 兰海燕)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