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加薪并不等于一切 重在有“归属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生代农民工加薪并不等于一切 重在有“归属感”
2010年03月08日 09:5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莫风摄(资料图片)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编者按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文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长期以来,全国各地团组织一直坚持关注青年农民工话题,并尝试运用各种非行政手段为青年农民工谋福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值此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本版推出《团组织与新生代农民工》专栏,期待用鲜活、真实的报道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议题提供借鉴。

  2009年8月26日,福建省厦门市,2009年秋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公办小学派位现场,家长焦急地看着派位结果。厦门市思明区和湖里区举行秋季公办小学一年级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电脑派位。两区共计有3142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被派入公办小学。  

  两会召开在即,以农民工身份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重庆某城建公司路面处农工班班长康厚明早早地收拾起行囊,准备赴京“代言”。这一次,他要借着中央一号文件首提“新生代农民工”话题的东风,隆重提出自己的建议———立法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增长机制。

  依然是工资问题。中国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打工妹胡小燕也将在即将召开的人代会上提交自己履职两年来的第一份议案,“是有关欠薪问题的。”接受媒体采访时,胡小燕表示,自己接到的数百条农民工短信和几百个来电中,多数反映的是欠薪问题。

  然而,加薪并不等于一切。记者在采访上海、齐齐哈尔等地的青年农民工时发现,很多时候,一些诸如免费培训、社工帮扶、子女上学之类的看似不起眼的“小服务”,比简单的加薪更能给在城市漂泊的农民工带去难得的“归属感”。

  张秋艳:“孩子能在城里上学比挣多少钱都开心”

  张秋艳,黑龙江省海伦市人,现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打工。如果你问起她的工作,也许她只会轻描淡写地告诉你一句“保险代理人”;如果你问起她的孩子,她一定会略带几分得意地跟你说上一长串———儿子4岁,名叫阮思睿,现在齐市青少年宫艺术幼儿园读小班。

  她会特别强调儿子所在的幼儿园,因为那是一所“正规的、师资优良的、在齐市颇有名气的”幼儿园。为了方便孩子去这所幼儿园上课,她甚至专门从齐市铁锋区搬到龙沙区居住。

  毫不夸张地说,张秋艳现在最自豪的事就是给儿子“弄进了”一所好幼儿园,“孩子能在城里上学比挣多少钱都开心”。

  从去年8月开始,团齐齐哈尔市委联合黑龙江北大仓集团开展为期5年的爱心助学行动,企业每年捐资95万元用于该项事业,其中的20万元专门用来为外来务工青年子女提供免费学前教育服务。很多人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或者把孩子从老家接来上学,或者特地从齐市其他区县搬家到幼儿园附近。目前已有59名来齐务工青年子女正式入托,张秋艳的儿子阮思睿就是其中之一。

  阮思睿原来在铁锋区一所位于小区公寓内的小幼儿园上课,每月学费200元(不含伙食费),一个班二三十个学生,由两名老师带,“午睡时孩子肩挨着肩,挤得不行”。现在的幼儿园条件“明显好了很多”,学费、伙食费全免,一个班由3名老师外加1名保育员带,学科分得细,黑板上写着每天的伙食搭配,“半年下来,孩子明显爱表现自己了”。

  还是去年七八月间,由团上海市委、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指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推出“小海豚”来沪务工人员子女艺术培训计划,免费对农民工子女进行电子琴、美术、海派文化等艺术及修养训练。自此,在上海打工的四川妈妈向海燕就多了一份“新工作”——每周五下午接送女儿学电子琴。其实,向海燕早就想像城里人那样送孩子去学一门乐器了,但在上海,给孩子上一堂电子琴课少说也要四五十元一小时,“农民工哪供得起啊?”

  据悉,上海2009年投入36.9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农民工同住子女进入公办学校享受免费教育,目前在沪的外来务工者子女中,享受本地免费义务教育的孩子已占97.3%。而“小海豚”计划自去年5月实施以来,已开设免费艺术培训班4个,举办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两次,服务近千名农民工子女。

  蒲欣惠:团组织给了我命运转折的契机

  蒲欣惠是典型的新生代农民工,生于1987年,初中毕业后便随父母从农村到上海打工,做过餐厅服务员、商场售货员等工作,现就职于上海某银行信用卡中心电话销售部门。她喜欢上海,并希望留在上海。

  掐指算来,蒲欣惠年纪虽小,步入社会却已有5年之久。在这5年中,她花了1年半的时间把自己“回炉再造”,“我宁可这1年半不挣钱,也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为将来的发展做好铺垫”。

  两年前,父亲无意中从电视新闻里瞥见的那个电话号码,为蒲欣惠在沪的打工生涯带来了一丝转折的契机。父亲匆忙记录下的那个电话号码,蒲欣惠至今还牢牢地记在心头———12355。

  这是团上海市委公布的“共享阳光”慈善就业培训项目的咨询电话。该项目由团上海市委、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合作开展,专门资助来沪青少年参加为期两年的中专学历培训和技能培训。

  通过拨打12355热线报名,蒲欣惠进入上海市市北职业高级中学的“共享阳光”班,免费上起了物流管理专业课,并于去年年底拿到了毕业证书,“如果不是拿到了中专文凭,我恐怕只能一直做服务员了”。

  虽然现在每月只有不到1300元的薪水,还不如母亲在工厂做普通员工拿得多,但蒲欣惠对这份工作很满意,“毕竟是大公司,得到的锻炼不一样,今后还会有发展的。”她希望政府相关部门今后多搞一些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专业如果能再广一些就更好了”。

  “我们原来也有类似的培训项目,但那只是针对本市户籍青少年,2006年我们开始针对外地来沪青少年搞学历培训试点,2008年正式启动。”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共享阳光”项目自2006年试点以来,已累计招生568人,毕业227人,就业率93.8%。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