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使命-2009” 多兵种协同作战表现出色(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西南使命-2009” 多兵种协同作战表现出色(图)
2010年03月05日 17:06 来源:央视《军事纪实》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央电视台《军事纪实》3月5日播出《午夜合击》,敬请收看!

   一个步兵营,突然多配给十几个兵种,力量大了火力强了,营长却为何喜忧参半?习惯于单打独斗的各个兵种,要与骁勇善战的步兵组成合成战斗营,他们将怎样协同作战,合力攻击》

  夜间作战险情突发

  2009年10月中旬的一个夜晚,我国西南某地一块高寒地带上,一支合成战斗营正在紧张地向前推进,这是一场在夜间进行的实兵实弹训练,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盯着“敌人”方向的目标进行火力攻击,但战士们没有想到,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向他们悄悄逼近。

  班长张冬冬回头一看,一辆坦克正在向他们碾压过来。当时各兵种的训练都在整体推进,炮火的声响充斥着整个山谷,再加上战士们在夜间无光的条件下进行训练,嘈杂的背景和模糊的视线让班长张冬冬无法判断身后的情况。

  从当时的兵力部署看,后面碾压过来的坦克应该是自己的友军部队,但怎么会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张冬冬正在纳闷间,坦克还真的直接压了过来。眼看坦克迅速驶向匍匐在地上待命的战士,如果再不及时阻止,几秒钟后坦克就压会在战士的身上,后果不堪设想,张冬冬顾不得其他了。张冬冬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当时我就赶紧站起来,站起来打亮我这个手电筒射向坦克,照亮坦克,坦克慢慢停下来,当坦克停下来那一刻,离我们的兵只有几米的距离。”

  这惊险一幕发生在成都军区某师的一次夜间训练中,这次训练是为即将举行的“西南使命-2009”陆空联合演习做准备。“西南使命-2009”陆空联合演习的任务是通过合成战斗营的夜间反击战将入侵之“敌”赶出我国境内,保卫祖国领土完整。但是,这惊险一幕发生之后,夜间训练立即停止下来。

  夜间作战本来就有难度,但更难的是,跟平时单一兵种作战不同,参加这次陆空联合演习的将是一支由炮兵、防空兵、坦克、装甲、工兵等10多个兵种,陆军、空军两大军种组成的合成战斗营。多兵种构成是合成战斗营的最大特点,它具有中远程火力打击、防空反击、电子干扰、反生化袭击等多元化的作战能力。

  战场情况复杂多变,这种组织模式的应用可以通过各个兵种的集中指挥,在随时出现的战斗任务后,第一时间派出最有效的兵力对敌人进行精确打击,改善了以往单一兵种的作战模式。但随之而来的矛盾就是各兵种以往多是单打独斗地训练,这一次却要在夜间集合在一起,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刚开始共同打击“敌人”的时候就不免发生一些配合上的失误,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坦克差点碾压战士的事情就给所有参演官兵敲响了警钟。

  第二天,步兵与坦克兵再次来到险些发生事故的地点会面,细致地分析着坦克兵昨晚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匍匐在地面上的步兵。

  合成战斗营坦克连连长周发权介绍说:“因为坦克它晚上夜间行进,它就是一个主前光镜,主前光的一个夜视前光镜,它看出去的话,加上红外线一校了之后,这就在前面差不多能走到,也就差不多这么远,走到15米以外的地方,而且它看出去差不多有这么大点亮点,所以说它那个视角很窄。”

  在有限的视线范围内,同样急于进攻的坦克正按照预定路线急速行驶,根本没有想到会有战士趴在留给坦克开进的通路上。而战士们身处漆黑一片的环境里,在联合开进的过程中,靠近装甲部队攻击通路的战士很难准确把握自己匍匐的地点,即使趴在了坦克通路上也很难意识到,所以很容易被误伤。这个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坦克手和步兵在夜战中都没法放开手脚去作战。

  那么,怎样才能在夜间避免这种危险情况再次发生呢?

  办法总比困难多

  闪油门的方法虽然可行,但是在提醒自己部队的同时也容易暴露坦克的行动轨迹,因此这种方法很快被放弃了,那么究竟采用怎样的办法才能在不暴露自己的同时,还能给合成战斗营内的其他兵种做出足够的提示呢?

  杨云飞,合成战斗营营长,以前一直带领着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步兵营。这段日子,面对手中配给的多兵种合成营,如何协同作战,避免内耗始终是盘旋在他脑海中的首要问题,针对这样的安全隐患,杨云飞确定了一个最为安全的保障措施。

  杨云飞说:“采取的办法就是分队的战斗人员背上挂一个小电筒,为了能达到既不影响战术构想,同时要达到安全的问题,我们就把手电电筒盖,灯泡前面的玻璃罩拧掉,把聚光的玻璃片拧掉,让电光是散的,就是一个点,不是一束光,挂在我们战士的背上。”

  借助微弱电泡发出的散光,后面的兵种就可以随时观察到前方部队的距离和方向,并且因为是挂在战士的背后,也就自然不会被“敌人”发现。这样的方法不仅解决了安全问题还满足了战术协同的要求,达到步兵和坦克兵在作战中优势互补、合力攻击的目的。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