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重庆10多年的500余起积案命案1年全告破(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黄奇帆:重庆10多年的500余起积案命案1年全告破(2)
2010年03月04日 03:57 来源:重庆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谈药价

  药品交易所将挂牌

  减少流通加价环节

  药品到了患者手里,价格已是出厂价的很多倍。昨日,黄奇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重庆建立的药品交易所本月将挂牌,6月将正式运行,由于减少药品流通的加价环节,市民看病将用上更加便宜的药。

  许多老百姓反映看病贵、看病难,主要与药品价格有关。黄奇帆说,药品从厂家出来后,先经过多个流通环节,而流通环节加价率却很高,有的甚至达到5倍以上。如果药品进入医院,医院还将按规定加价15%,由此老百姓感觉药价高。

  “而当前医院以药养医的现象比较突出,相当一部分医院要通过药品加价来维持运转,甚至给职工发工资。”黄奇帆说。当前,国际上流行四种药品流通模式,即医药企业联盟向医院供货、医院联盟向医药企业购货、独立第三方招标采购以及政府主导的集中招标采购。我国采用的主要是第四种模式,这种模式能一定程度上降低价格,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一个原则是强行降价,导致一些疗效好、价格低的药品因厂家无利可图而停产。

  重庆建立药品交易所之后,药厂和医院并联出现在交易所平台上。黄奇帆说,比如一家医院需要什么药品,生产这一药品的全国厂家都会把这类药品的价格等信息标注出来,医院可以选择价位、质量以及信誉好的药厂作为供应商。“厂家与医院直接对接,由此就减少了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也减少了流通成本和层层加价的环节,药品价格由此降下来,老百姓到医院看病自然就少花药品钱。”

  谈户籍

  推进城市农村户籍改革

  不让农民工成二等公民

  “出来打工10多年了,但是一直觉得自己不是城里人,社保啊、医保啊还有孩子上学啊,我们都跟城里人不一样。”许多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也许都有这样的感叹。昨日,黄奇帆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我市今年一个重要改革就是推进城市农村户籍制度改革,让在城市稳定就业的农民工能逐步享受城里人同等待遇。

  黄奇帆说,当前户籍绑架了太多的利益,由此带来城乡之别。比如城市户口就“绑架”了养老保险、医保、子女入学、住房、就业等特定利益,而农村户口“绑架”了宅基地、承包地、承包林权等利益。正是因为户籍制度“绑架”了不同的利益,许多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10多年了,就因为户口没有解决,住房、教育、保险等都成问题,成为城市的二等公民,上了年纪之后还得回到农村去。

  “要让在城市稳定就业的农民工融入城市,仅仅靠解决户籍本身这一张纸是不够的,还得同步考虑解决‘绑架’在其上的利益问题,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相关制度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让农民工和城里人享有一样的政策。”黄奇帆说。

  目前,我市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

  几年前,我市开辟了农民工户籍转入城镇的绿色通道,放宽了户口迁移限制。在重庆有稳定职业、固定居所的农民工,只要有高中或同等学力就可以申请落户主城区。

  推进城乡户籍一体化,进入城市特别是主城是否就没有门槛了呢?黄奇帆说,门槛有但比较低,首先最起码的是要有稳定的工作。只有有了稳定工作才能有稳定收入,才有在城市立足之本。

  “比如一个农民工,进入城市在一个工厂里有了稳定工作,开始住在厂里的宿舍里,条件稍微好一点就申请公租房,这样就可以把老婆接过来,两人在城市生活一段时间习惯了,收入也提高了,就可申请户口,然后再把孩子接过来,教育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黄奇帆说。

  谈打黑

  民情冤情

  实现最大疏解

  昨日,黄奇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重庆一年来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巨大成果是破获了大批积案命案,实现了“冤有头、债有主”,实现了老百姓民情、冤情最大的疏解。

  “刑事案件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往往是案件难破,受害人及其家属不得不5年、10年甚至永远含冤难雪、悲愤异常,这是最大的社会不和谐。”黄奇帆说。

  通过打黑除恶,重庆市过去10多年的500余起积案命案在1年中全部告破。许多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心情得到了极大的疏解和宽慰。

  “过去在文强这样的护黑、涉黑、包庇罪犯的人管理下,许多案子能破也破不了。把他绳之以法后,重庆市公安局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去年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成果显著。”黄奇帆说。

  通过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实现了“冤有头、债有主”,这本身“是对老百姓最大的保护、对社会秩序最好的维护和对民情、冤情最大的疏解。”黄奇帆表示。

  据新华社

  特派记者 李伟 易守华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