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用工荒”,热议中别忘了求解真相——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华每日电讯:“用工荒”,热议中别忘了求解真相
2010年03月01日 09:3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所谓“用工荒”,有三个问题需要思考:一是“用工荒”到底是暂时荒还是长期荒;二是“用工荒”到底是局部荒还是整体荒;三是“用工荒”到底是人为荒还是结构荒

  上周,一则“沿海地区出现严重缺工现象,珠三角缺工超200万”的消息引爆对“用工荒”的热议。一时间,各地纷纷释放出用工吃紧的信号。但同时,也有专家对所谓的“用工荒”提出了质疑。比如,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就认为,珠三角地区“200万”的缺工估计缺乏足够的事实支撑。

  耳闻目睹了媒体上连篇累牍的报道,不妨让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用工荒”到底是荒在何处?劳动力供需的缺口到底有多大?我们该从中得到什么警示?

  第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是,“用工荒”到底是暂时荒还是长期荒?

  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最为明显的经营模式是“订单经济”。简单地概括这种模式,就是订单多了就大量招工,订单不足的时候就裁撤冗员。换句话说,在用工单位大肆渲染的焦虑情绪背后,很可能就已经“挖下”了这样的用工陷阱:企业需要尽快募集大量的工人,消化积压的订单。以往的经验表明,很多企业不可能长期“养活”这么多人,暂时性扩大招工很可能导致年中出现劳动力过剩,进而为“裁员潮”埋下伏笔。

  中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张照新副研究员认为,“用工荒”是暂时的,这凸显出中国劳动力结构变化和企业缺乏长期人才储备战略的问题。按照惯例,每年的2、3、4月都是农民工就业的高峰期,至少要到4月底才能判断今年缺少农民工的数量和“用工荒”的程度。果真如此,倒要警惕在这一轮洗牌中,企业通过“换血”实现了优胜劣汰,而劳动者则仍将面临沦为廉价劳动力的风险。

  第二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是,“用工荒”到底是局部荒还是整体荒?

  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从目前的报道来看,所谓的“用工荒”主要出现在珠三角、长三角及个别内陆地区。如果“用工荒”只是局部地区面临的问题,用工单位不妨思考一下,招不到人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应聘的人少了还是因为工资待遇和福利过低?还是因为经济的发展造就了新的热点地区,打工者转移了自己的“最爱”,“要想富,就走沿海打工路”成为了历史?

  第三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是,“用工荒”到底是人为荒还是结构荒?

  必须认识到,为了消化订单而出现的“补偿性缺工”和因为产业结构转型而出现的“结构性缺工”之间有很大差别。“补偿性缺工”的根源在于“人口红利”,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用工机制;而“结构性缺工”则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基础,更能适应市场竞争。

  有人认为,近期的“用工荒”似乎仍然以人为的“补偿性缺工”为主,而并非源于市场竞争对劳动力供需的配给。比如《都市快报》的报道就披露,有些企业鉴于招工难的形势,本来只需要50个人,却打出招200人的旗号,一方面为了多找点人“蓄水”备用,另外也顺路打了广告显示企业实力,一箭双雕。

  其实,不管是“用工荒”还是“招工难”,是“人为荒”还是“结构荒”,都在警示着我们:“人口红利”并非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工资、社保等用工待遇正在影响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培育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不能小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在眉睫……解“用工荒”,要放眼长远,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从用工制度、户籍、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社会人才培育体系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一系列措施去统筹考虑,系统解决。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