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信息化建设重点向提高体系作战能力转移(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军队信息化建设重点向提高体系作战能力转移(2)
2010年02月25日 09:03 来源:解放军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拓宽以科研助推教学的渠道

  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培养体系作战指挥人才的前提。目前,由于体系作战研究刚刚开始,其理论的系统性、操作性均在探索阶段,展开体系作战的学术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探索体系作战的新战法。为了切实发挥学术研究对教学的直接支撑和服务作用,必须发挥科研优势,扩展研究课题。研究的课题应包括: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基本形态,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构成,体系作战能力的作用机理,提高体系作战能力的基本路径,建设高效能作战体系的总体思路;与生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密切相关的基础支撑、体系作战指挥保障,复杂电磁环境下体系作战训练模式转变,各军兵种职能作用定位和军民融合度改革研究。

  科研重点向运用信息技术倾斜。要研究一体化指挥平台运行、数据链作战运用、电磁频谱管控、作战网系整改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武器装备作战需求分析和实验演示论证,探索现有装备在体系作战中的作用,突出信息化武器装备组织运用、系统集成、安全防护、技术保障、效能提升和升级改造研究;开发对抗演练、装备虚拟、战场仿真等训练信息系统和训练模拟器材,研究体系作战能力的检验评估问题。

  建立研究成果推广转化机制。建立健全总部机关、院校和部队“三位一体”的成果转化机制,必须加强对成果推广转化和实际应用的跟踪反馈,坚持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导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教学和部队联合训练,使学术研究真正成为服务教学、服务训练的平台。

  把培训资源整合提升到新高度

  培养体系作战指挥人才,必须妥善解决封闭孤立、资源分散的培训局面,整合培训资源,借助地方和外军力量,完善指挥人才培养制度法规,形成合力育人的综合保障体系。

  构建全方位合力育人机制。一是完善军队院校协作办学机制。应加大院校协作中心协作办学的组织领导力度,调整改革协作中心职能,建立以区域协作为基础、军兵种协作为核心、军地协作为补充的联合教学机制,重点做好军兵种院校的协调沟通和任务统筹,围绕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开展合作攻关。二是优化院校部队人才共育机制。应打破院校和部队在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上相互分离的格局,完善院校与部队的联教联训联演联考机制,规范院校部队合力育人的内容和方式。三是创新军地两方合力育人机制。体系作战涉及社科、人文和信息类知识技术,有军民兼容的特点,特别是某些信息类民用技术甚至超过了军用技术。因此,应充分利用地方信息化人才、技术和装备的优势,以合作办班、调研学习等方式,作为作战指挥人才信息素养和技术素质培养的重要补充。四是构建定向有序的对外军事合作与交流机制。通过组织人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跨国联合军演和军事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国外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内容、训练手段和训练平台,拓展体系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

  搭建信息化训练实践平台。加强院校内部作战实验室和训练设施一体化、数字化建设,按照统建统管、互联互通、资源共用的目标,采取更新设备、集成改造、聚合功能等措施,建设室内模拟训练和野外综合演练无缝连接、网上研练与实装训练合理对接、单台训练和网系训练有机衔接、陆军装备与其他军兵种装备科学互接,集指挥、技术、管理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以现有军队区域性联合训练基地为依托,按照全军统一规划、部队和院校共同设计、集中投入共同使用的思路,组建院校部队共用的大型训练基地,运用模拟仿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卫星定位、激光遥感、电子脉冲等技术构设与体系作战要求相适应的复杂战场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和训练功能。

  完善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制度法规。制定作战指挥人才入学和任职资质标准,明确开展资质评估的方式、步骤和权限,确保入学学员具有体系作战指挥潜力、毕业学员胜任体系作战指挥岗位。细化体系作战教学训练科目与训练标准,为院校完整、科学制定教育训练计划提供依据。制定院校和部队联训联演的具体办法,明确联合训练、联合演习的对象、时机、内容、要求、经费保障等,推动部队院校合力培育体系作战指挥人才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体系作战指挥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审查制度,组织专家定期检查、评估指挥人才培养质量,指导院校改进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院校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水平不断跃升。(杨戈)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