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员级维修动手能力升级
去年春节前夕,担负节日战备值班的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一艘潜艇灭火系统突发故障。装备部门紧急联系相关院所,得到的答复是技术人员都已放假回家。经过艰难协调,专家在除夕夜赶到部队,只更换一个备件,前后不到一刻钟便手到病除。
官兵们一筹莫展的故障,专家只用一刻钟就解决,这件事让支队领导看到了艇员维修的差距。
旋即,东海之滨的军港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支队出台了艇员级维修实施办法,汇编了艇员级维修培训教材、潜艇机电装备故障报告表等,组织艇员级维修技能培训1500余人次。从军内外聘请的一批老专家,成了艇员们的导师。6名获得全军士官人才奖的高级士官入驻士官长办公室,30%的潜艇故障在这里得到解决,被官兵们誉为“支队工程院”。同时,支队设立了50万元的自修奖励基金,每年对优秀自修工程进行评比奖励。
“试验表明,只要将装置调整一下,潜艇冷却风扇故障就会大大减少。”去年8月的一天,装备故障分析例会上,修理科科长程钦文的发言赢得好评。装备部部长沈建设说,通过召开故障分析例会,集思广益、共商对策,使艇员级维修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上报潜艇故障减少了近40%。据介绍,光去年支队完成的艇员级大小自修工程就有541项,节约经费近千万元。
动手能力的跨越,催生大批新型潜艇维修人才:士官长戴长宏编写的某型潜艇操舵仪维修手册成为院校教材,轮机分队长刘雁武发明的高压注油器获国家专利,百余名官兵获得军内外技术人才奖,30多项科研成果在全军获奖。
去年7月,海军首届潜艇艇员级维修技能竞赛成绩揭晓,该支队夺得团体第一名。
主动维修让潜艇处于最佳状态
这是新型潜艇列装后不久的一次例行训练。
大海深处,潜艇正在高速机动,突发动力装置故障,只好紧急上浮,训练就这样中止了。事后,维修专家星夜驰援,故障终于被排除。
“这类故障只要注重预防,完全可以在出海前发现。”专家临走时撂下的一句话,听得支队领导脸上火辣辣的。多年来,潜艇装备一直沿用事后维修和定期维修模式,光在抢修上打转转、不在预防上下功夫,难免导致被动应付,关键时刻掉链子。
必须更新观念,推行主动维修,把故障消灭在起锚之前!痛定思痛,支队党委决定全面推行主动维修保障模式:为每艘潜艇建立健康档案,超前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消除装备故障隐患,确保武器装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为此,支队装备部门引进了工况记录、油液检测、无损探测等一系列装备状况监测手段,建立了随时精确掌握装备状态的保障体系,为故障隐患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只有信息化,才能确保主动维修精确维修。去年初,一套集装备管理、修理、器材保障于一体的装备管理信息系统落户支队。装备部工程师李建刚点击鼠标,每艘潜艇的性能指标、动用强度、故障曲线、备品消耗等数据立即呈现在眼前。该系统不仅可用于实时指导各类装备故障修理,并可根据故障预测曲线开展故障预测,科学确定备品携带种类和数量,初步实现潜艇装备全寿命、全系统信息化管理。
主动维修,有备无患。去年5月的一天,某艇出海训练刚靠码头,就接到再次出动命令。装备部门使用监测、诊断、计量等方法,排除了装备故障隐患,使潜艇经受住了大风浪等恶劣海况考验,出色完成了战备任务。
支队长马立新介绍说,主动维修的推广,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潜艇在航率。
军地一体化维修实现“无缝覆盖”
数月前,某潜艇出海前主机发现故障。他们迅速启动远程专家技术支援系统,军地专家异地会诊并指导支队修理骨干不到2小时便排除了故障,潜艇准时奔赴执行任务的海区。
新型潜艇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高,融合了诸多先进技术,一些新技术尚在试用阶段,装备故障难以避免。支队领导清醒地认识到,新装备仅靠自身维修力量远远不够,必须依托工厂和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走军地一体化保障新路。
军地联合、资源整合,围绕“合”字做文章。支队与20多个装备厂家和科研院所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建起了军地合作交流的绿色通道。
随着军地联合保障体系的建立,他们将地方支援力量与自身兵力进行了模块化编组,形成了涵盖装备管理、机电、武备、雷弹保障等9大领域的装备综合保障专家组。军地保障力量聚指成拳、合力攻关,攻克了一大批新装备技术保障难题。
紧贴海战场快速抢修需要,支队积极探索装备信息化保障新路,与某保障基地联合研发了军民一体化联合保障远程诊断系统,从一线军港到基地远程诊断中心,再到各装备研制生产厂家,通过远程视频连成了一个大时空装备修理厂,随时为潜艇提供技术支援,使维修保障真正实现了“无缝覆盖”。(方立华 王东海)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