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技术密集型科研单位,新疆军区某部担负着国家和军队许多重大科研任务,每年催生各类成果上百项。年初,该部对近一年来的科研成果进行盘点,几项遭遇“滑铁卢”的“新成果”待字闺中的经历在该部引起强烈反响。
新成果推广遭遇“滑铁卢”
一项技术含量较高,并赚足了官兵眼球的课题,正在紧锣密鼓准备评奖推广时,新疆军区某部党委却发现,这一成果因资源占用多、污染排放较高,与当前倡导的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之路不相适应,只能忍痛割爱。
无独有偶,该部一位工程师自行设计了一套办公系统软件,正准备在所属部队一展身手时,官兵们却发现,深圳的一家公司早在去年就生产出一种价格低廉、效费比更高的办公系统,南方一些部队投入试用后效果很好,这一步人后尘的科研成果也就失去了推广价值。
两件看似毫无关联的事,其实剑指同一个误区:信息时代,闭门造车或科研方向不能与时代主旨同频共振,无疑是盲人摸象。
一石激起千层浪。该部党委对近年科研成果进行分析调查和认真梳理,得出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20%的“成果”与助推部队战斗力相去甚远,或与时代发展的节能减排理念相违背;一些不注重专利调查搞出的成果,地方科研单位早已捷足先登,并申请了专利。这一项项科研成果遭遇“滑铁卢”的教训,引起了党委“一班人”的深刻反思。
成果难转化究竟为哪般?
如果把科研比作牵引战斗力的马车,那么成果无疑是驱动前行的车轮。科研创新的首要目的是服务战斗力。而研究成果一旦与时代发展失调,则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丧失生机和活力。随着调查的深入,导致“滑铁卢”的原因也渐渐浮出水面。
急功近利导致成果“含金量”不高。该部党委在调查时发现,一些科研人员热衷于“短、平、快”的项目,浮躁心态导致一些人不愿坐“冷板凳”深钻细研;有的科研人员重科研报奖、轻推广应用,眼睛始终围着“申报、立项、研制、鉴定、评奖”打转转。成果获奖了,也就标志着这项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研究成果从此盖棺定论,在实践中能否运用少有人问津。一年下来,林林总总的成果不少,但不少成果与部队需求脱节,很难转化成战斗力。
偏安一隅导致思想观念滞后。该部地处西北边疆,由于受地缘环境的影响,一些官兵对信息需求了解不够,尤其是对前沿科技创新和军事科技发展高端领域的新理念、新发展掌握不准、思考不勤,科研立项缺乏前瞻性,影响了科研成果的创新质量。调查中发现,个别官兵对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生活发展等前沿话题知之甚少。
军民融合度不够导致事倍功半。在国防需求不断增加的当今世界,军民融合不但对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多方面的辐射效应,而且还会带来巨大的军事效益。然而,调查中发现,该部有70%的官兵对军民融合战略的理解还较狭隘,对通过军民融合、资源共享构建“大科研”,以军民融合模式联合攻关科研项目还缺乏机制保障。
除此之外,人才紧缺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该部近年来虽然出台一系列吸引和保留人才的相关措施,但对于工作环境、生活待遇与内地比起来有一定差距的边疆来说,要吸引和保留高学历科技人才还是一个长期问题。
成果与时代同频共振才有生命力
“科研是为战斗力服务的,一旦脱离了这个根本,再多的成果也是中看不中用的‘泡沫’!”在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牢固树立科研攻关为打赢的思想,走开军民融合的路子,才能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针对成果研发和推广中存在的瓶颈,该部党委组织专家、学者认真剖析原因、寻找对策,调整科研指导思想,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也随之出台。
——寓军于民,通过市场实现科研资源优化配置。民用信息技术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创新力。近年来,该部主动与清华大学、新疆大学和地方企业共同建立长期的科技人才培训合作机制,有针对性培养懂信息化战争和信息化建设的科研拔尖人才;利用地方院校、企业的高新技术,为我军装备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科研成果与“绿色环保”相联接。面对全球气候挑战,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近年来,该部申报科研课题时,在确保提高战斗效能的前提下,始终坚持把降低装备购置和处置所带来的资源、能源耗费作为重要指标;同时,他们还注重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利用,积极塑造“绿色战斗群”。
——加速科研成果向民用转化。加速国防科研成果向民用转化,从而带动国家科技水平提升和国民经济发展,是和平年代军队科研发展的新趋势。该部经常派出科研人员深入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让科研人员及时了解科技前沿动态,防止重复科研;在选择课题时,他们坚持把科研成果的民用潜能、民用推广作为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科研成果与部队战斗力紧密对接。该部出台了《科研攻关管理办法及成果评定细则》,对课题立项、成果评定进行细化,对实用价值不大、针对性不强的项目果断否决。在科研成果评审过程中,他们还将部队指挥员和基层官兵纳入进来,让提升部队战斗力成为衡量科研成果的重要标准。
思路对了头,科研上台阶。强化科研成果转化,给这个部队科研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点评 科技创新应与时代同频
在林林总总的科技大观园中,只有应蕴于时代、又引领时代的花朵最馥郁。军事领域是感知时代科技进步最敏感的地带,也是应用科技最彻底的前沿。制胜战场须臾离不了科技牵引,但实现科技创新,关键在于能够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实现科技创新与时代发展的同频共振。这就要求管理者和科研人员要从科研机制、科研观念入手,紧扣时代的发展主旨,树立“大科研”的思维,才能使我军在未来充满变数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王延培 林凯 张应翔 郑敏谦)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