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产业转型 企业民工都不“慌”
早在去年初,广东省提出了“腾笼换鸟”式产业转型,即把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为此,广东省政府动用500亿元资金,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落户离珠三角不远的粤东、粤西、粤北产业转移工业园,而且一次性安排10亿元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和总部、扶持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等方面。丁力表示,这一产业的转型在目前还是进行得不错,环珠三角的转型速度已经超过了珠三角的转型速度。
2009年度广东大型企业竞争力评估报告显示,过去4年中,入选的前50家企业始终在广州、深圳等8个地级市,并且江门、茂名和湛江的入选企业始终保持在1家,佛山保持在两家,珠海和惠州略有变化,而广州和深圳入选企业的波动相对较大。从全省来看,粤西地区共有两家企业,粤北、粤东还没有企业入围。
广东省省情调研中心的专家表示,实践证明,“双转移”战略已经成为广东提升珠三角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消费、投资、出口等经济指标均明显高于珠三角。
记者观察到,产业转型的同时也致使企业的用工需求向高技能人才转移,常规的普通农民工供给不能与之对应,进而出现结构性“民工荒”。
从上述评估报告中可以看出,前50位企业2009年度营业收入总计23087亿元,比2008年度增加2274亿元,增长10.9%,远低于2008年度32.7%的增长速度。前50位企业2009年度总资产52493亿元,比2008年度增加5358亿元,增长11.4%,远低于2008年度57.1%的增速。2009年度,广东大型企业盈利能力已明显降低,企业本身遭遇着发展瓶颈,有可能制约着企业对用工结构的调整。
丁力指出,珠三角要想保持优势,应该顺应产业转移规律找准产业升级的方向。企业必须实现经济转型,而经济转型的核心难题正是技术创新。
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认为,在当前中国根本不缺劳动力的情况下,节前“民工荒”不用“慌”,企业和政府要想的是如何吸引劳动力到珠三角。目前,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转型势在必行,在内地招工工资水平已和沿海旗鼓相当的情况下,企业要走自主创新路,要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不能再走靠榨取廉价劳动力获得利润的老路子。
“自主品牌企业有自己的文化,我们不靠压榨工人劳动成果增高利润。”“天地一号”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介绍,公司建有一整套严格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步步为营地储备了工人,以应对季节性缺工,所以目前生产线上井然有序。
正如重庆市开县政府办副主任、县劳务办主任刘沛明所言,“要想挣到钱,民工得有一技之长”,除了企业、政府该为民工提供既合适又有保障的工作环境之外,民工自己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而这一点,更关乎民工本身的长久利益。(记者 林洁 实习生 邱乐昀)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