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女主播北京打工
她曾是BBC的大牌主持人,面对爆炸案,她沉稳、冷静,令观众赞叹不已。如今,她51岁,已然老去,她称,BBC不再珍惜她,而中国人重视她。于是,她受聘成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女主播,她期待自己的声音回荡在中国的上空,传送到全球。当然,中西方的文化摩擦会让她有阵痛感,她试图移植一些西方的新闻实务经验——
9年前,一辆满载20磅炸药的出租车一头撞进苏珊所在的办公大楼,车身深深陷入门内,玻璃碎了一地。幸运的是,炸弹并未在楼内引爆,苏珊和她的同事们躲过一劫,圆弧形的英国广播公司(下简称BBC)办公大楼也得以仍然伫立在伦敦闹市区“白城”的街角──那里车来人往,没有守卫。
如今,苏珊·奥斯曼(Susan Osman)每天走进位于北京市石景山路甲16号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大楼前需要经过两道岗。第一道在院外,穿着皮靴和大衣的武警腰间别着警棍站在严寒里,身边的小亭子里有急救药品、手枪等。第二道则在楼里,仍旧是一名武警,负责再一次查对证件并登记访客。
“这让我觉得很安全。”尽管来到中国才5个星期,但苏珊早已对她的新东家颇为了解,“这是一个国家电台,由国家军队来保护也并不奇怪。”
很多英国人并不理解她的选择。当得知昔日的BBC女主播即将飞赴中国,研究中国官方媒体多年的英国前高级外交官蒂姆·柯拉得(Tim Collard)送给她一句“临别祝福”:愿你在中国享受被当做“高鼻梁的象征物”的感觉。
苏珊并不介意这样的冷嘲热讽。
从业30余年,她认为自己是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才受聘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而绝非仅仅因为她是个金发碧眼的英国人。
即便在英国,她略微下垂的眼角和低沉平稳的嗓音说不上家喻户晓,至少也拥有不少“粉丝”。而9年前的那一次出镜,更使她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尊敬。
欧洲议会议员约翰·巴弗顿(John Bufton)至今仍记得他在2001 年3 月3 日晚上23时以后,从电视画面上看到的一切。
“屏幕后面传出像是有人在打架的声音,然后是尖叫声。”正在进行的节目突然中断,主持人和制作人员穿着大衣提着包从画面中走出去。
接下来的一切都和平日不太一样,谈话类节目被换成新闻播报,“就连视频的输出比例都不一样,从宽屏变成了窄屏”。
3月4日凌晨2时,屏幕上出现了汽车爆炸的画面,镜头转过180度,是BBC大楼残破不堪的玻璃门。
“拆弹专家成功将遥控炸弹转移出了BBC电视中心。”在一间昏暗狭小的演播室里,苏珊·奥斯曼面对镜头,解开了在观众心头萦绕多时的疑惑。
约翰回忆起当时苏珊的声音“沉稳且厚实”,足以盖过混乱的背景音。
凌晨5时半,苏珊再次出现在镜头前。熟悉的演播室,熟悉的新闻片头音乐,仅仅花了3个多小时,BBC再一次回到既定轨道。
很少有人知道,当拆弹专家在空旷处引爆汽车炸弹的时候,苏珊和所有在场的BBC员工都被撤离到了几公里外的威斯敏斯特摄制棚,直到凌晨4时,他们才回到恢复秩序的BBC电视中心。仅仅用了一个半小时,苏珊就和节目组成员一起从挑选新闻画面到串词,完成了一期清晨新闻的制作。
“欢迎来到BBC新闻。”苏珊微笑着向观众宣布危机解除。
“面对恐怖袭击的苏珊,简直酷毙了!”论坛上,讨论着“最受欢迎BBC主播”的英国人总不忘提及旧事。
在苏珊的新上司、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环球广播中心副主任李培春眼里,苏珊的过人之处并不仅止于面对新闻突发事件时能保持足够的冷静。
比起过硬的专业能力,苏珊对不同文化的友好和理解态度是他最为赞赏的。
尽管还没有抽空对苏珊进行系统的“培训”,5个星期以来的接触使他相信,苏珊能够接受这个国家对新闻和宣传的拿捏,也能理解不同说辞间的细微差别。“当然,我们还是要抽空对她详细地介绍一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苏珊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注意的地方“无非是一些与政治相关的东西”。在她还没有离开英国的时候,蒂姆就公开高调预测苏珊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当做时间打磨出来的宝石一样被追捧,但当他们真正作决策的时候,外国友人只会被隔离在一旁作壁上观”。
苏珊并不认同蒂姆的话。她认为,“新闻自由”其实是一个“只有程度,没有绝对的词”。
“CNN能代表新闻自由吗?”她反问道,然后举出2003年美军出兵伊拉克前后的美国报道做例子,“没有一个声音是反对出兵的,所有人都相信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