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管改革将在春节后启动,街道办事处统辖所有政府部门,统管辖区全部城管事务的“崇文模式”,将在北京全市范围内推广。与此相关的是,近几年来,随着城管执法冲突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全国许多地方在试行“大城管”模式。虽然各地方案略有不同,但都是务求从根本上解决痼疾的初衷相同。
正是在此背景下,2007年崇文城管开始推行“大城管”“综合执法机制”,全区7个街道办事处,分别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组,每个执法组整合了城管、公安、工商、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25个执法部门的力量,即该25个部门均派专人到各个街道办事处上班,“全权、全责、全时”处理辖区内的所有城市管理问题。
“崇文模式”之所以为人称道,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执法方式的改变,重心下移,属地管理,街道办事处牵头,统辖所有政府部门;二是执法思路的转变,如有关官员指出,中国的城市管理正在而且理应从“经济主导型”向“社会主导型”转变。城市管理的外延应扩大,要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环境优美、运行有序、文化繁荣等,全部纳入管理的视野和范畴。而为了不至于形成被执法者与执法者之间的对抗,同时担起政府应尽的责任,“崇文模式”将解决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放到了第一位。
而且,两种转变起到了效果。三年实践下来,崇文区脏乱街巷基本消失;全区连续20个月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等等。当公安、民政等各个政府部门派驻专员,到街道办事处上班,组成联合执法组,处理辖区内所有城市管理事务,各个执法部门分散办公、效率不足的问题得以解决。另一方面,当执法者不再漠视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执法者也因此受到被执法者的尊重,更有利于从源头上化解矛盾。从这个角度上说,公正也是效率的保证。
相当长时间以来,城管执法之所以为人诟病,摊贩之所以与城管打游击甚至暴力对抗,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相关执法可能剥夺一些底层民众的生活来源。也正是这个原因,当一些城管驱赶摊贩,甚至没收他们的“生产工具”时,有些人会以死相拼,社会也总是抱之以无限同情。一个多输的局面是,底层社会谋生维艰,城市管理者声名狼藉,良善者闷闷不乐。就在前不久,在北京14个政府部门的民意调查中,城管排名倒数第一。
如有专家指出,城市生活多元化,城管难度越来越大。一部分居民要求整洁、井然和舒适的城市环境,另一部分居民为了生计,不得不依赖城市公共空间生存。但政府作为社会协调者,不能只顾其一不计其余。从逻辑上说,城市之美观更不能以困难群体大批失业为代价。若非生活所迫,谁甘心在风霜雪雨中露天经营,提防城管人员的驱赶?
一个城管在大街上追追打打,是其个人素质问题。如果社会对城管的执法方式有普遍抵制情绪,那就得从制度上找原因。倡导文明执法是一方面;从民生着手,帮助解决城市失业人员、低收入人员和流动人员等困难群体的就业生存问题,则更为关键。事实上,这也是“崇文模式”在各地“大城管”举措中胜出的最重要原因。
联合城管和劳动保障、民政等各个部门,通过联合救助、就业帮助等救济救助措施,解决弱势群体的生存难题,相较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没收加驱赶”式的执法,是个大进步。担起应尽的责任,告别一切形式的野蛮,同样立竿见影的是,仅就救助弱势群体本身而言,它已经让我们的城市更美丽,也更安全。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