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17时30分许,位于兰州西固区的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303厂316罐区因轻烃(液化气)爆燃着火。消息是从“快回家接水”开始传递的,即或离爆炸地点很远,在真不真假不假的情况下,这些私下传播的内容也让人惶惶不安。省政府当日深夜在现场举行新闻发布会,对事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通报,准确的消息在第一时间传递给了市民:水源没有被污染,大家的心才算安定下来。可见,公开、透明、及时的新闻信息发布是稳定人心的基石。
晚报对此事进行了连续的、全程全面的报道,满足了众人“知”的欲望和权利。但遗憾的是,除了有人道歉之外,我们并没有看到谁该为此起事故负责,谁是事故的第一负责人?1月12日,晚报刊登的事故原因的初步调查结果依然没有告诉我们这个答案。
兰州石化公司通报称:经过几天的认真调查、取证,查明此次事故的初步原因是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管辖的316罐区一裂解碳四储罐阀门处突然发生泄漏,现场可燃气体浓度达到极限,当班操作人员进行紧急处理过程中发生爆炸。
相比于事故发生当晚的公开透明,这个调查结果实在有些晦涩难懂。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专业的化学知识,裂解碳四是什么,阀门处又为何会发生泄漏?是太旧了,还是质量本来不佳,是操作违规造成,还是忽视检查造成,都是一片模糊概念。就算没必要向公众普及化学知识,那至少也应该告诉我们这个厂、这个罐区的安全生产是由谁负责的吧?所有这些都没有,难免让人心生疑惑,难道此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不成。
每个人都知道,生产安全不仅事关企业,也关系到整个兰州的城市安全,而且我们也知道,每一起安全事故都并非无缘无故的意外,它的背后,不可能完全没有征兆和苗头。一起事故,6个人失去了生命,国家财产损失巨大,总该有人为此事被问责吧?只是这样过于简单的调查结果,难免会被公众质疑和诟病。
当然,这只是个初步的调查结果,现在质疑还有点提前的意思。如此急不可待,并不是成心跟谁过不去,非要给这个调查结论挑挑刺才行。让这些疑问“早产”,不过是想续写一开始的信息透明发布,希望看到一个公正的、令人信服的调查和处理结果——因为我深知,今天的追问、今天的惩治,是为了明天的更加安全。(作者 蔡宁祯)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