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王牌旅游区“丢失”20多年
“那个地方就是冷冷清清,不是像其他的旅游区那样热闹的。”大方县旅游局局长赵志邦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他介绍,九洞天这里的旅游公司只有一个,它叫做九洞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旅游分公司。这家公司是由当地农民企业家李发永创建的,只有80人,其中导游10多人。
在山区黑夜中,中国青年报记者看到从约30层楼高的巨大溶洞口中透出微光,原来是受雇于九洞天公司的村民在洞口看守,防止钟乳石被敲走卖钱。
“九洞天的开发需要巨资,光靠我们根本不可能,现在九洞天这里的私营旅游公司以保护和宣传九洞天为主。”李寒冰说。
“好像九洞天不是父母生的,是捡来养的。20多年来起起落落,始终没开发。”五十多岁的李发永摇着手,有些唏嘘。
1985年,时任贵州省水利厅地方电力局副局长的胡克诠和瓜仲河水电站站长李隆孝,组织职工抬着3只小船翻山,到上游探水洞。
胡克诠在他的回忆录中写到:“我们慢慢顺流而下,用电筒照里面,便看到这高大无比,景象庄严的水洞景观。又划了约一公里,不通了,水面上漂浮着数不清的木材和草类。”
这次探查,拉开了发现九洞天的序幕。
第三天,他们向上游更深处探查了一次。“划进大暗湖,发现那是一个很大的弯曲地下湖泊。船在里面转来转去,几乎迷失回来的方向,最后还是找到路回来了。一看到天光,我就头晕呕吐,因为太紧张了。”胡克诠说。
1987年3月,九洞天被评为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次年与黄果树瀑布、织金洞等景区一起被评为省十大风景名胜,2004年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而据胡克诠称,九洞天开发初期工程是由水利厅拨资金总数301.36万元,其中用于开发工程的65万元。此外,毕节地区拨给10万元,大方县建设局拨5万元,贵州省委拨1.5万元,瓜仲河水电站职工集资21万元。
“从那以后直到今天,政府就再没对九洞天旅游景区开发投过钱。”李发永说。
从发现九洞天后,一个县里的小水电站——瓜仲河水电站,“业余”担当起了管理一个国家级景区的任务。而这一管,就是20多年。
这期间,瓜仲河水电站负责打通了一洞到七洞。当时没有机器、没有设备,电站工人自己先一锤一凿打出缺口,再塞上火药炸开,再继续开。
“一个水电站,怎么可能搞旅游呢?”李寒冰说。“打个比方说,你早上从贵阳来九洞天,路上长途车颠簸4小时、玩3小时,还能回去吗?但水电站只有自己的职工宿舍,能勉强接待20个人吃住。且景区长年不对外开放,基本没有游客。只有上级领导来考察参观,才开放了看看。”
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徐健生非常重视九洞天建设。1990年,年近八十的徐健生在医院写下了《九洞天溯源》的病中日记,来看望的胡克诠含泪接下。
而胡克诠也已是知天命之年,对继续支持九洞天渐渐力不从心,“偶尔来一次,除了听到电机嗡嗡声外,一切都是那么的萧条,回到贵阳,心里很是痛苦”。
1999年10月,瓜仲河水电站站长李隆孝要退休,李发永开始参与,成立了旅游公司。公司投入了120多万元,修建码头、住宿设施及购买船只,次年5月终于开始有收入。
2007年,李发永的公司开始投资修复公路、栈道、被冲坏的栏杆码头,同时购船建房,制作画册和光碟宣传。
他们在揣着九洞天资料四处奔波的路上,出人意料地捧回了两块“金牌”:九洞天被评为全国只有10家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风景区”以及全国只有7家的“世界王牌旅游区”。
这些荣誉震动了省委领导前来视察,明确要立即开发九洞天。
但至今,在这个国家级景区住宿一晚仅需20元。这家农民私营的旅游公司3年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前后巨额投资至今没有收回。今年接待两万余人,收入50多万元,平均在每个游客身上仅赚25元。
景区现有餐厅至多同时接待20到30人,唯一一幢旅馆楼只有88个床位。
“我们现在不好宣传啊,游客听说了蜂拥而至的话,接待不了,只会给人留下糟糕印象。如果现在宣传,反而起反效果。”李发永说。
2009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科技部等部门的数十位领导来九洞天考察时,李发永汇报说:“九洞天是丢失了的!”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