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空间小,救援难度大,时间紧的特点,铁路方面的现场指挥和乌兰察布的消防的救援人员商量了对策。
“一组到车顶往下铲雪,另一组从侧面清道,一米多宽的道。另外第三组从车底往外清理。
这个在车底下奋力铲雪的叫陈玉柱,是此次1814次列车救援的总指挥,此时他在现场已经连续工作近20个小时,由于要赶在1月5日的零时启动列车,时间紧迫,他和铁路员工、武警战士一样,轮流钻入车底清理积雪。乌兰察布消防支队的侯文俊这样讲述了当时清理工作的难度。
“作业难度是相当困难,因为车底人抬不起头来,仅有不到一米五十到六十厘米的空间,侧面只能挖开一米的距离。这样缓慢的行进,只能采取车轮战术以速度向前推进。”
此时对于车底下铲雪的人员来说,不但作业空间小,体力消耗大而且车厢外六米多高的雪堆,随时都有倒塌下来,压向车底的可能,也时刻威胁着作业人员的安全。然而陈玉柱和他的同事们都身先士卒,将危险留给了自己,为的是早一点能够启动被困住的列车。
“(要让旅客)吃上热饭,不能没有开水,不能一人受冻,我再说这个事。”
1月4日上午10点40分,又有四节车厢被成功牵引离开被困现场,驶向商都车站,自此,被困的1814次列车已经有11节车厢成功解救,现场还有4节车厢等待清理。
“整个车厢都被雪埋了,车的顶部侧面和底部全部是积雪,当时现场的气候条件特别的差,零下40多度,风力在7级左右,能见度特别的低,救援工作特别艰难。”
乌兰察布消防支队的60多名官兵,承担着清理被埋得最深的四节车厢的攻坚任务,充分体现着能打善战的拼搏精神。
“缝隙特别小,大型工具像铁锹什么都进不去,必须用手把它(雪)刨出来,然后扩展这个通道使人们进去再进行救援。”
空间的狭小,战士们根本无法使用工具。
“我自己用手和铁锹,把雪往床单里刨进来,然后由我们队长和战友把它抬出来。”
“只能用手一点一点往外刨。”
由于天气寒冷,长时间野外作业,使战士们的体能消耗很大。身体的潜能也发挥到了极限。
“手特别麻,抱雪块的时候感觉手没有知觉的感觉,脚特别发冷,凉的。火车底下非常冷
地方发阴的那种感觉,冻的手脚特别疼的那种感觉。”
不但劳累寒冷,由于早上出发时任务突然,没有来得及吃早饭,战士们的身上只带了一个面包。
“肚子也特别饿,吃这个面包的时候,面包冻得非常硬。咬不动了。我们喝的矿泉水冻住了,冻成冰块,根本没有办法喝。”
“大家只能说是啃几口冰,已经不是喝水的那种概念。”
体能的消耗,环境的残酷,并没有让战士们屈服,他们积极主动的想主意,找办法,为的是早日清理完积雪,让铁路早日开通。
“想了一个策略,就是上下合围左右夹攻,清理上面的时候下面必须掏,边掏上面的雪才能
流下来,这样清理快。同时由外侧人员从侧面用床单用手抱。”
在1814次列车的救援现场,记者经常拍下指挥部人员这样相互对表的镜头,因为在这里,一切都以时间计算,为的是能够立争在1月5日凌点之前抢出1814次列车的最后四节车厢。
随着火车汽笛的鸣叫,1月4日16点10分,1814次列车最后4节车厢,在集通体力全天员工和广大武警、消防官兵的奋力抢救之下,顺利驶离被困现场。这时比上级领导要求列车最后启动的期限,提前了近8个小时。
在内蒙古铁路沿线这场与风雪的拉锯战中,仅集通铁路部门就有140多人不同程度受伤,22名职工严重冻伤,其中两人还被送到医院急救。
但是,被困在列车上的旅客却在这场险情中没有一个人挨冻受饿。他们在这场风雪之夜又有什么样的经历呢?一起来看看。
2010年1月3日18点48分,当1814次列车被困的时候,列车长在展开自救的同时,就开始对1400名乘客了进行宣传安抚,防止旅客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为等待援救创造条件。
“乘警还有检车的工作人员,配合我们列车的工作人员,一块把列车的秩序搞好了。”
1月4日点10分,当1814列车第一次撤回的7个车厢的近1000人到达商都车站以后,集通铁路救援中心已经将热腾腾的饭菜送上了列车。
“乘务人员当时就给送饭来了,给我们送来了吃的,还有饮料,保障了我们旅客的生命(安全)。”
“然后我们及时要求地方,给我们补充燃料,还有水,把车厢温度搞起来。不让旅客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中受到冻伤。”
与此同时,铁路部门还应急准备了矿泉水,面包,燃料以及医疗设备登上被困的列车,保证旅客基本的生活需求。
“后勤的医疗。包括给旅客送的食物,包括饮水,都想得比较周全。”
细致周到的救援措施,让列车上的许多乘客很有感触。
“头一次遇到这么大的雪灾,像今天这样武警和站上的警察,给大家送吃的,就相当感人。”“挺感动。非常的震撼。”
“我觉得非常非常感动,感觉就是非常自觉地发自内心的想把东西,给他们吃。就是想让他们休息一会,他们太累了。”
据了解,此次雪灾营救,集通铁路指挥部以及乌兰察布市政府,共向各站停留列车和滞留旅客提供补给大米2400公斤、面粉1160公斤,蔬菜3000多公斤、方便面1300多箱、矿泉水1350箱确保了滞留遇险旅客及乘务人员无一人受冻、无一人挨饿、无一人无水喝、无一人发生意外。
4日16时10分,随着救援机车与1814次列车剩余的4节车厢顺利对接,被困的1400多名旅客全部安然脱困,集通铁路全线抢通恢复行车。
与此同时,全国铁路不仅要面对雪灾的考验,还承受着从民航、公路转来的大量旅客压力。铁路部门如何面对雪灾客流的双重压力呢?一起来看看。
铁道部运输局综合部的李军告诉记者,进入冬季以来,为了防止雪灾,铁道部的相关部门已经启动了应急预案,在全国的铁路沿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铁路有着其特殊性,一些自然李军:“灾害也是防不胜防。铁路应对自然灾害,特别是雨雪天气,最困难的一点就是很难完全准确预计灾害发生。这一次在内蒙古强暴雪造成1814次列车受困,就是一个比较难以
预计的情况。”
据了解由于前些天突降大雪,受雨雪影响,使全国的有些列车出现了部分晚点。
“在北京天津这两个地区,前两天大雪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部分列车的晚点。”
针对全国今年降雪偏多的现象,和未来的雨雪天气的应对,李军告诉记者,最关键是要遵照铁路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去处理,把旅客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在公路受阻,旅客大量向铁路聚集的时候,我们启动运输的应预案,加开临客输运旅客。”
在内蒙乌兰察布境内的集通铁路路段,段晨明告诉记者,为了应对未来的暴风雪,他们根据天气预报,进行科学的管理,在一些特殊路段,进行严防死守,确保沿线铁路的畅通。
“我将把后面的三道挡雪墙,再进一步的加厚加高,是第一部措施;第二部措施是近期我们还要做好,应对类似于这样的暴风雪的应对的措施,白旗工务段将在这一段如果发生有应急的突变气候的情况下,我们派驻人员驻守在这个地方,做好防护,发现初步的雪情,我们立即边下边清,防止雪害进一步扩大。”
(执行主编:庄严 编导:胡长春 摄像:张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