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五条禁令,拉起反腐“高压线”。
一年后,319名触到“高压线”的法官被查处。
这一被百姓寄予很高期望的制度,究竟对促进司法廉洁与公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此,《法制日报》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目标直指“一风三案”
2009年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布了《关于“五个严禁”的规定》,直指影响司法公正和司法廉洁最为突出的问题。
何为最突出问题?近年来,极少数法官在“请托说情之风”的影响下,利用职权办理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问题,已成为直接影响到司法公正、司法廉洁和司法公信力最为突出的问题,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而“五个严禁”在很大程度上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呼声,满足了法官廉洁司法的自觉需要。
“‘五个严禁’的公布和实施,绝不是权宜之计,它体现了法院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的坚强决心和正视自身问题的勇气。”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一位法官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五条禁令的突出特点,就是要求全体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没有变通的余地,没有绕行通道,奉行“违者必查,查必查实,查实必惩”的刚性原则,昭示着违者必将付出被剥夺审判执行权力的沉痛代价。
在这位法官看来,“五个严禁”虽然是五句话,但内容和要求十分简练精要,不仅便于法官记忆掌握,更便于当事人和社会的监督。“通过在基层法院的实践,可以说把影响司法公正和司法廉洁的最普遍、最常见、最基本的源头性问题堵在防线之外,有效防范了腐败风险。”
抓住纯洁队伍“牛鼻子”
抓住了“五个严禁”,就抓住了从根本上纯洁法官队伍的“牛鼻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这一规定有助于从制度上鼓励和保护品德端正、专业过硬的法官依法公正办案,及时淘汰品德不端者,从根本上推进法官队伍建设。
刘俊海建议,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鼓励和保护当事人、代理人、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依法对失信法官的职务活动开展全方位、全天候的立体动态监督。“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消除法官道德风险方面态度最积极、最彻底、最坚决、最不容易被收买。”
“为了方便人民群众举报,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级法院向社会公布具有24小时自动接听功能的举报电话,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违纪违法举报中心网站也应群众要求建立开通,这说明,人民法院在执行‘五个严禁’中饱含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鲜明而真诚的态度,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从严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在全国法院得到了较好地贯彻落实。”刘俊海说。
有效抵御说情风
在采访中,不少法院干警表示,“五个严禁”不仅是规范法官行为的“紧箍咒”,更是法官抵御说情风的一道有效的“护身符”。
中国有重人情的传统。法官办案中,难免会遇到来自领导、同事、朋友、同学、亲友等各方面的人托情说案,这既可以成为促成调解的积极因素,又可能成为影响司法廉洁与公正的消极因素。
“有了‘五个严禁’后,把一支支无形的说情箭挡了回去。”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李爱群举例说,如某法官的小舅子说:“姐夫请过问一下那个案子。”姐夫就可以这样回答:“我们法官有‘五个严禁’,不能过问案子。”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单国军对此也颇为赞同:“这既是对我们的约束,也是对我们的保护,有利于从根本上排除人情干扰,公正审案。”
单国军建议,要特别引导审判人员认清廉政和腐败的实质,避免因爱面子和借用人情等发生违反“五个严禁”的行为。“所谓廉政,就是依法律行使职权,而所谓腐败,就是违反法律行使职权。这里只有法律的标准,而没有感情、金钱、美色的标准。”
提升司法公信力
中央纪委驻最高人民法院纪检组负责人认为,从“五个严禁”执行一年的情况看,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国法院领导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干警规范职务行为和约束业外行为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请托吃请风”与“关系案”、“金钱案”、“人情案”等“一风”、“三案”得到进一步遏制,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廉洁公正执法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彰显,群众有序参与司法廉洁建设的积极性使得司法环境进一步改善,“官司一进门,两边都托人”的不良社会风气正在不断得到净化。
据透露,最高人民法院正在着力建立落实“五个严禁”的长效机制。目前,全国法院执行“五个严禁”的信息统计、分析、沟通、交换机制已经建立,全国法院纪检监察部门与各审判执行业务部门在核查违纪案件中的协调配合机制正在形成,“五个严禁”的理论建设正在深入推进,“五个严禁”规定也正在逐步转化为广大法院干警的自觉行动。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