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2009中国网民为基层公权力“清淤”——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京华时报:2009中国网民为基层公权力“清淤”
2010年01月01日 05:43 来源:京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作为“中国时刻”标志的北京奥运与上海世博之间,横亘着的2009——共和国的第一个甲子年,如今已经如飞一般掠过。全世界没有人能够否认,中国在不容置疑地崛起,这个在世界性经济危机中顽强凸现的“中国时刻”,不独带着经济腾飞的耀眼辉煌,也带着政治体制改革的痛楚与进步。

  如果说,美国《时代》杂志把“年度人物”的殊荣授予“中国工人”这个庞大的、默默奉献的群体,主要因他们是经济“保八”功臣的考量;那么,在考量捍卫中国公共权力、推运中国民主政治进步之际,我们有必要把另一顶“年度人物”的桂冠,隆重地戴在“中国网民”的头上。

  在以人民当家做主为立国之要义的共和国,从什么路径实现“当家做主”,换句话说,如何实现百姓参政议政,如何参与公共决策、监督行政权力的运作,一直是个极大的难题。如何防止公共权力被误用、弃用甚至滥用,在我们的制度设计中不乏制衡与监督力量,我们拥有人大、政协制度,拥有公检法,拥有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也拥有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日渐活跃的各路媒体的舆论监督。2009年,在制衡与监督的浩荡大军里,一个不容忽视、头角峥嵘的角色愈发引人注目,“他”锲而不舍地追问真相,“他”警惕地盯紧基层公权力的运作,防止任何被滥用的迹象,让一个又一个恶性事件走向良性解决——这位英雄,就是中国网民。

  2009年初,云南晋宁农民李乔明在看守所被牢头狱霸殴打致死,死因却被官方解释为“躲猫猫”。网民不依不饶,直追真相,破天荒的“网友调查团”首次使虚拟的监督力量浮出水面,干预现实事件。真相最终水落石出。这一年,江西某看守所一犯人猝死被诠释成“做噩梦”、陕西高中生受审猝死等恶性事件,无一不是因着网友的爆料、追问,经由传统媒体的介入核实,引起官方高度重视,使之走向理性与法制的现实解决轨道。

  而上海的“钓鱼执法”事件,直接被网友称之为“公权碰瓷”,也因出现在网络论坛和博客最终进入公众视野,立即引来网民万口喧腾,最后终结了潜规则已久的“钓鱼执法”。“政府不能陷害自己的人民”,也成为一条铁律。

  最为醒目的,是四川成都金牛区为了抵制强制拆迁而不惜自焚的唐福珍,那在网络视频中模糊而悲壮的身影。无数网民愤怒的点击与跟帖,让这一事件的基层行政权力,从振振有词到默然无语,再到不情愿地承认局部错误。意义更为重大的是,国务院拟修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多方努力不但推动了某一具体事件的良性解决,更推动了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大进步。

  还有邓玉娇案、吉林松原高考舞弊事件、内蒙古贫困县阿荣旗女检察长豪车事件等,无一不是经由网民的最初爆料与锲而不舍的追问,才让一些地方偏离正轨的公共权力得到纠正,让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得到应有的惩治。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让百姓通过网络表达民意、参政议政、监督公共权力的运用。有人曾说,2008年,是“网络公共元年”,那一年的“周老虎”等事件,让人们记忆犹新。如果说,中国网民在2008年还在猫着腰潜伏着试水的话,那么,2009年,中国网民堂堂皇皇、理直气壮地把自己的监督、制衡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尽管还有被网上投诉的基层政府官员千里追捕发帖网民等荒谬情节,尽管还有个别地方官员也在滥用诽谤罪、诬陷罪等对抗网上举报,但是,中国网民的力量不容小觑,已是既成事实。

  在《环球时报》的读者调查中,2009年“损害中国国际形象的行为”,部分官员的贪腐行为第三次位居榜首,认同比例高达六成。但是,我们不必为了层出不穷的腐败与恶性事件而悲观。过去,当中国公民无由表达意见时,某些污泥浊水无法见光,现在,经由中国网民的努力“清淤”,它们不得不在阳光下现了原形。“激浊”之后,“扬清”才成为可能。

  向“中国网民”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位公民致敬。2010年,在促使公共权力走向阳光透明之时,他们还会有怎样的精彩表现,我们拭目以待。(本报特约评论员李泓冰)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