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改革引关注 未来目标直指"全员聘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事业单位人事改革引关注 未来目标直指"全员聘用"
2009年12月28日 13:55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事业单位承担了历次机构改革的成本。未来十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将坚持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改革方向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杨琳

  近日,胡锦涛强调要抓住当前干部群众反映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毫不动摇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既要积极探索创新,又要稳妥有序推进。习近平也要求在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上迈出更大步伐、取得更大成效。《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印发后,连日来从中央组织部召开贯彻落实座谈会,到胡锦涛、习近平分别作出批示,动作之大,速度之快,令人关注。

  据有关专家介绍,《规划纲要》提出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深化分级分类管理,健全干部人事制度体系”,其中,完善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分类管理制度是任务之一;而统筹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被《规划纲要》以单项列明,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未来十年的改革路径已经清晰。

  “事业单位承担了历次机构改革的成本,其本身的改革也因之而异常复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根据中央精神,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按照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形成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制度。

  16字原则

  “事业单位改革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事制度改革的进展”,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汪玉凯教授这样形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事业单位改革即使取得了一些突破,如果没有人事制度改革的跟进,也会发生倒退。”

  高层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定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16字原则,勾勒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体轮廓。

  权责清晰,首先牵涉到事业单位与政府的责权划分。“目前事业单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将单位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比如公立医院看病难看病贵、义务教育学校择校乱收费;二是事业单位行政化趋势严重,很多单位还有行政级别,领导选任、人员考核完全套用政府系统的干部人事制度,与实际相脱节,并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汪玉凯说,这都和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责权不清有关。

  吴江认为,政事分开的核心是划清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权力边界,分清决策权和执行权、生产权。“下放权限,让事业单位享有充分的人事自主权”。

  机制灵活,强调了人事制度要符合事业单位的特点。目前我国共有130多万户事业单位,主要为医院、学校、科研院所、媒体等;有3000多万名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占公共部门就业人数的41%,这其中61%的人员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卫生和农技服务从业人员三项相加,占总人数的3/4,其中教育系统人员即达到一半左右。事业单位因其公益性的组织属性而显示出与政府、企业不同的鲜明特点。

  “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强调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有较强的公益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和强制性”,吴江说,“这就决定了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并不是一个单位自己可以决定的事情,而须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参与下、在法律规范的框架内进行。”

  与政府相比,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从事的是知识性、技术性工作,有相对的独立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而且,事业单位涉及的行业、类型很多,很难想象将教授、医生、演员、运动员覆盖于一种考核评价制度之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应该‘一事一法’,即每个单位都应有符合自己特点的人事法则”,吴江说。

  由于事业单位公益性的组织属性和灵活性特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无论是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选任、考核评价,还是工作人员聘用、考核,都要充分考虑到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具体特点。“这就是‘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分类管理制度’的含义所在”,汪玉凯表示。

  监管有力,则是明确谁来监管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资产是国家的,资金出自公共财政,服务对象是公众。因此,政府和公众要对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监管。

  “公共服务的产品质量要受百姓的监督;政府要监管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保值,并保证其用途的正确性和支出的有效性,还要对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资质进行监督,确保不违规违纪”,吴江说。

  分类之难

  无论是从人事制度改革自身,还是从事业单位的整体改革来观察,“科学分类”,都是改革的“命门”。正如中央编办领导接受本刊采访时曾说的:分类最难。难在几乎所有的事业单位都不同程度地“沾了经营”。

  根据目前的现实情况,我国的事业单位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目标是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目前一些实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中一部分都具有行政执法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此类事业单位行政色彩浓重的,应该回到政府体系,人事制度回归公务员序列”,汪玉凯说。

  第二类是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革目标是逐步转为企业,走向市场。

  第三类是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改革目标是整合资源,强化公益属性,加强政府监管。这一类事业单位量大面宽。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