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买房,不买车,不办婚礼,不买婚戒……除了花9元钱去登记处办理结婚证,其他都可以不要。近来,网络上的一篇题为“一个裸婚者的自白”的帖子,引发网友关注。“裸婚”,这个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诞生的新词儿,在2009年不断上扬的房价“助推”下迅速流行。新浪网网友“同道”称,“‘裸婚’是高房价赐给白领的‘新时尚’。”(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当下本土两性关系的语境中,除了少数更具独立意志的人,不管是几零后,都免不了这个“俗”。虽然同是结婚,但每对新人都有每对新人的结法儿,这是由人们对婚姻的态度所决定的。社会学家波普诺说,在西方工业社会中,人们“对个人权力和自由有着强烈的信仰”,偏好于“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伴侣”,浪漫的爱情因而显得比传统社会中重要得多。也可以说,有了对个人权力和自由的信仰后,挑伴侣就如同选一双鞋,选择时的合适与不合适,只有个人最清楚。一切的浪漫,都要在合适的前提下进行。
围绕着婚姻的全部复杂性都与人的个性、人对生活的看法有关。爱“裸婚”者自然会去 “裸婚”,说不定他们的上一辈就是“裸婚”者。对“裸婚”不热衷的人,自然不会去“裸婚”。在这个新结婚时代,据网上统计,有70%的女性觉得“裸婚”不靠谱。说不靠谱当然有说不靠谱者的坚硬理由,不应断定她们的种种理由就是对幸福生活的病态理解。新离婚时代,别说9元钱的爱情靠不住,在新“围城”里,即便是一次嘴仗,对方的一次不恰当的呼吸、一声叹息,都会令一场脆弱的婚姻瞬间解体。
有一种婚姻观点是:相互支持和相同的社会背景是持久的婚姻要素,新人之间应有共同的基本价值和信仰。9元钱婚姻中的不买房,实际上是一些新人对民生难题的无奈应对。连南京代市长都自称十多年工资只能买到一个小房的时代,婚房对一个正为生计奔波的年轻人而言意味着什么,当不难理解。这些人当然不敢存有到认为“裸婚”不靠谱的那70%的女性中寻找爱情的奢念,他们只能在剩余的30%的女性里寻求幸运。好在还有这30%,也许,这30%中的女性与她们的志同道合者都认为,“裸婚”中的一些问题既是现实问题也是些个伪命题,只要有坚实的爱与婚姻,买的房子是房子,暂时租的房子也是房子,九快钱的爱情也不致睡到大街上去。像有的网友说的,“所谓‘裸婚’,无非是将生命过程中在结婚时暂无条件做到的事放到婚后去做。”
物欲时代,婚姻物语也有多种书写。物质化的婚姻物语算是一种,它和拥有这种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人们相匹配。“裸婚”也算是一种,在社会学对爱情形态、婚姻形态的描述里,这样的婚姻物语可以说是累代不绝。 今 语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