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招商引资热中的喜与忧
编者按: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地又掀起新一轮的招商引资热潮。半月谈记者最近在基层调研发现,一些地方出现了“非理性招商”苗头,恶性竞争、“优惠政策大比拼”现象层出不穷;一些地方更是不惜冲击国家环保、土地、税收等政策红线,留下众多隐患,个别地方甚至引发了群体性事件;一些地方为招来项目拉动经济,不顾国家产业政策,进一步加剧了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这些问题都需要高度重视——前几轮招商热中遗留下来的矛盾和问题,至今还在一些地方“发酵”,政府和百姓还在“还债”,我们不能再重蹈覆辙。
一位市委书记的自述:我们为何喊出如此“激进”的招商口号
本刊记者 / 整理
“招商引资是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谁刁难投资者,谁就是人民的罪人”、“衡量经济发展环境的惟一标准是让投资者满意”……驱车行驶在301国道、绥满高速公路黑龙江某市辖内,一个个惹眼的招商宣传牌映入记者眼帘。一个县级市为何会喊出如此“激进”的招商口号?该市市委书记向记者袒露了自己的心态:
我们在绥满高速公路沿线投资50万元设立了14块永久宣传牌,使投资者一进我市就感觉到浓烈的招商氛围。我们把这样的口号立在301国道旁,就是要充分体现我市的投资软环境,形成洼地效应,这是我们几届领导班子的共识。因为我们的区位优势和硬件设施,没什么可吸引投资者的。对于东北一些欠发达地区来说,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就是招商引资,现在引资创造的财政收入已占到全部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我市全年财政收入只有5.8亿元,其中3.3亿元用于开工资等支出,因此外来投资企业就成了“上帝”,没有“上帝”,谁来养活政府的正常运转呢?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富民强县是宗旨,只有招商引资,才能富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拿引进某家制奶企业来说,政府花大力气把企业引来,老百姓养一头牛年可创造产值3000元,玉米秸秆也成为饲料,种地农民每亩地可多收入150元。该企业日加工鲜奶700多吨,不仅年创利税4000万元,还解决了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
所以我们在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进程中,把招商引资摆在了经济工作的统领地位,以环境建设为突破口,以投资者满意为惟一标准,千方百计营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解决了工业徘徊不前、农业缺少龙头、后续财源匮乏、就业压力加大等突出问题。先后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会都市经济圈卫星城市和全省重点扶持发展的十强县(市)之一。
鉴于招商引资的重要性,我们提出了以上口号。除此之外,我们还提出“不怕吃亏就是解放思想、勇于让利就是更新观念”的口号,对投资者的特殊要求,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特事特办,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及宏观政策情况下,做到“政策优惠不封顶,奖励让利不心疼”。厂区以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者“零投入”,投资者办理证照与职能部门“零接触”,对大型项目不惜“陪嫁招商”。
对于招商成本,我认为是必须得付出的,因为如果招商成功,不仅有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我们招商有时坐火车去,有时就得坐飞机去。我们还通过会议招商、会展招商,厦门、上海的招商会我们要去,“韩国周”、“俄罗斯周”我们也挤,上级政府的推介会我们也往上靠。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抓住一切机会,寻求引资信息。某知名企业投资3.6亿元建设的液态奶项目,就是由市主要领导带队,先后15次赴企业所在地洽谈的结果;为引进另外几个项目,市里四个班子领导数次进京,终于以真情打动了投资方。我们通过强大的舆论攻势和必要的经济手段,动员广大群众参与进来,希望他们通过同乡、同学、战友、亲友的联系进行招商引资。我们市有自己的招商引资“陋室铭”:“老板不在大小,能来这里就好;投资不在多少,钱花在这里就行。”
在我市,各个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群团组织每年都有招商引资的任务。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有10万元、20万元不等的指导性招商指标,各乡镇也有三四百万元的招商指标。分解一下招商任务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只有下招商指导性任务,才能激活各种人脉资源,才能实现目标。
我市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优先提拔甚至破格提拔;对年终考核招商引资项目不达标的部门或乡镇领导不能提拔重用;对一年完不成招商任务的单位及领导全市通报,对连续两年完不成任务的黄牌警告,连续三年完不成任务的领导班子要重组,一把手将变成专职招商员离岗招商。
发展经济的任务越来越重,所以我们招商引资的压力越来越大,力度也越来越大,这在当前应该是一个共性的现象。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