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拉萨十二月二十四日电 题:阿沛•阿旺晋美:总在历史的节点挺身而出
中新社记者 徐长安
历史总是由众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关键节点连缀而成,而有幸的是,在近六十多年的历史中,刚刚辞世的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却总在每一个关键节点挺身而出。
一封亲笔信
一九四九年下半年,阿沛因力主与进藏解放军和平谈判而声名鹊起,成为当时主和派的代表。西藏地方政府出于种种考虑,将这位主和派代表派往前线昌都担任噶伦。
拉萨市政协常委、西藏大学客座副教授恰日巴•洛桑朗杰的父亲恰日巴•索朗旺久,时任昌都的藏军八团团长,驻守昌都、察雅、贡觉一带,曾与阿沛共事。
“解放军到达昌都后,有些人要反抗,说要战斗到底,阿沛噶伦就给地方下命令说,不能反抗。” 恰日巴回想起当时藏军部队在撤退过程中,阿沛留给父亲的一封信。
“阿沛噶伦带领官员先离开,我父亲带领部队断后,当时他给我父亲留下一封亲笔信。”阿沛在信中告诫恰日巴•索朗旺久,硬碰硬没有好结果,还是要和平对话。阿沛同时在信中强调,一定不能发生冲突。他并引用藏语名言说,把对手当成朋友或者归顺对手,对手也会把自己当成朋友。
恰日巴•洛桑朗杰因此认为,阿沛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他了解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并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明白要减少民族冲突,并看清了当时的时局。”
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围绕西藏解放的问题,当时的西藏地方政府内部有多种意见。有人煽动“西藏独立”,有外国势力企图插手西藏内部事务、分裂中国,但阿沛下定决心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恰日巴认为,在当时复杂的情况下,阿沛能做出这么英明的抉择,足见其过人之处。
签订“十七条协议”
一九五0年十月昌都战役之后,西藏地方政府想依赖昌都天然屏障阻挡解放军进藏的算盘落空。和谈的声音渐成主流。而主和派的代表阿沛成为西藏地方政府任命的与中央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首席代表。
一九五一年四月下旬,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成员先后来到北京,参加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谈判进行了二十五天,在具体谈判过程中,虽然在个别问题上发生过比较激烈的争论,但总体上始终是充分民主、友好交谈、反复协商的氛围。五月二十三日,双方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在此基础上,西藏和平解放。
作为一名藏族同胞,恰日巴•洛桑朗杰认为,阿沛出任全权代表并成功签署“十七条协议”,使战争得以幸免,为藏族同胞赢得了和平,为国家赢得了统一,反击了一部分人企图制造“西藏独立”的图谋,其功劳“不可磨灭”。
广播讲话
“十七条协议”签订后,阿沛为全面落实协议内容进行了卓越的努力。但历史总是前路多舛。一方面,阿沛为落实协议而奔走,另一方面,西藏地方政府内部的分裂毒瘤却在伺机而动。
一九五九年三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在拉萨发动武装叛乱,叛乱武装在拉萨肆无忌惮发动攻击。为平息叛乱,阿沛及时通过广播,亲自发表广播谈话。
“他呼吁民众不要支持武装叛乱,呼吁武装分子放下武器。” 恰日巴•洛桑朗杰说,阿沛当时在广播里义正言辞地指出,叛乱是没有出路的,尽快投降。
即便是在一九八九年前后和二00八年的拉萨“三•一四”事件之后,阿沛作为杰出的民族工作者,也不断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而呼吁。“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三•一四’事件是达赖集团内外勾结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指挥的”,“搞‘西藏独立’是违背西藏人民意愿的,是不得人心的”,对这些掷地有声的语言,恰日巴•洛桑朗杰记忆犹新。
他说,阿沛的一生值得尊敬。他坚持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分裂,值得后人永远怀念。“我愿为他祈祷!”(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