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2月23日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年广西的干旱导致的农业损失比洪涝灾害要大。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有关人士认为,广西的抗旱救灾取得了明显的抗旱效益,但广西的干旱基础研究和抗旱体系仍需要完善。
今年干旱比洪涝严重
2009年,广西的干旱属偏重年份。3月的春旱造成广西105万余人饮水困难,而夏秋连旱最严重时则有100万余人出现临时饮水困难。河池、百色等一些山区缺水严重的村屯,只能靠运水维持基本生活用水需要,河池南丹县城近6万人因干旱不得不限时供水。
干旱还灼伤了大地。记者从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今年广西农作物受旱面积121万余公顷,约占播种面积的23%,因旱损失粮食51万余吨,经济作物损失近16亿元。
由于干旱缺水,广西的鱼塘蓄水偏少,使鱼苗的投放时间推迟。水量不足,还影响了广西渔业的产量和鱼的质量。据统计,2009年全区水产养殖因旱减产1.3万多吨,造成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此外,林业受旱经济损失则达到了3亿多元。
记者还从自治区农业厅获悉,今年干旱导致的农业损失比洪涝灾害要大,其中,水稻和甘蔗受干旱影响较大。
广西频繁出现干旱
导致广西今年干旱的原因是什么呢?气候研究人员介绍,2009年初,影响广西冷空气活动少,造成高温少雨导致干旱。8月以来,广西再次发生罕见夏秋连旱,其主要原因是厄尔尼诺重新形成的背景下,使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西,热带气旋活动偏东、偏少,使广西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少雨天气,加上蒸发量大,从而出现大范围干旱天气。
为何干旱发生得如此频繁?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广西主要的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也出现了明显变化,干旱加剧就是其中之一。据广西气候中心统计,近50年来广西干旱平均受灾面积呈现上升趋势,且受灾面积超过100万公顷的严重干旱过程,有90%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从2003年至2007年,广西已经连续5年出现了严重干旱。
人为因素导致灌溉、饮水困难
干旱期间,广西奋力抗旱救灾,取得了明显的抗旱效益,挽回粮食损失41万多吨,挽回经济作物损失12亿多元。
是什么导致广西年年抗旱年年旱?除了气候的原因外,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人为因素。有关资料显示,广西虽然是丰水地区,但近几年主要江河梯级水电站开发迅速,枯水季节一些电站为抬高水头多发电,往往造成部分河流间歇流量不足甚至断流,造成沿岸灌溉和饮水困难。
广西墒情监测站少,也是当前抗旱工作的薄弱环节之一。专业人士介绍,墒情通常指土地的含水情况。土壤缺水就会导致农作物干枯,如河池南丹限时供水的情况,也可通过墒情的监测来提前预防。2008年到2009年,自治区水文局建设了5个墒情站,开展墒情监测试点,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目前,全区14个市及各县都完成总体抗旱预案编制,形成了自治区至市至县三级总体抗旱预案体系。不过,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有关人士指出,这些抗旱预案普遍存在措施不够细化,操作性差等问题,大部分没有得到实战检验,特别是专项预案编制还在起步阶段。另外,干旱基础研究和抗旱体系不完善,也影响到预案的可操作性。记者 梁为 通讯员 陆甲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