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台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干部考核"以德为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北京出台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干部考核"以德为先"
2009年12月24日 02:17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区县干部重点考察“全局意识”;党政部门重点考核综合协调能力;探索区县局级单位党委(党组)任免干部票决制,区县党政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须通过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并在全委会闭会期间,征求全委会成员意见。

  昨日,北京市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透露了上述分区域、分类型的领导干部考核思路。

  不称职得票率超标不予提名

  依据《意见》的要求,今后,北京领导干部选拔,担任过本级正职职务的老同志,拥有发言权;领导干部换届,不称职得票率超过规定比例,不予提名,如有拉票行为将被“除名”,不再列为提名人选。

  在“德行”与“政绩”之间,《意见》明确,领导干部考核将“以德为先”,注重实绩,并再三强调,考核评价程序与内容,群众必须拥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意见》提出,组织部门将采用领导干部胜任特征模型、心理素质测评等新的考评方法,而且,考核办法须“量化”,制定具体的数据指标。

  区县领导“侧重考核大局观”

  区县机关、党政部门、市属单位、市属高校、市属国企,《意见》中的领导干部考核项下,详细规定了以上五类岗位的具体考核指标。区县领导考核,“侧重考核大局观念”;党政部门重点考核综合协调情况;市属事业单位重点考核“事业创新、基础管理、人才培养”。

  此外,正职、副职的考核内容,也有细节规定:正职重点考核“驾驭全局、民主作风、道德修养、清正廉洁”;副职重点考核“工作思路、工作基础、工作作风、精力投入、执行能力、效能提升、廉洁自律”。

  《意见》言明: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民主推荐须作为必经程序,部分担任过本级正职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在选拔任用环节,拥有发言权和一定的决策权。

  - 专家观点

  干部“八小时之外”情况规定是亮点

  昨日,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曾发《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作为该机制的北京具体执行办法,其中“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分类分层考核”的规定,可谓领导考核方式的创新手笔。

  汪玉凯称,本次出台的《意见》,首次在国家规定之外,提出了以上分层次、分类型、分区域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开展工作,更具备实际可操作性”。

  以经常考核为基础,以换届(任期)考察和任职考察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准确了解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情况。对于《意见》中的这一细节性规定,汪玉凯表示,继“分层次、分类型、分区域”之外,这是《意见》的第二大亮点,平时考核应不仅仅局限于分内工作,更应该覆盖领导干部的个人操守;换届、任职,这些人生的重要关口,正可看出领导干部的品质。

  汪玉凯表示,《意见》再三提出,扩大考核评价的范围,非考核评价范围内的干部群众,应有知情权、参与权,老同志随机抽样参选人员的做法,就是扩大考核评价。(记者王姝)

  - 相关新闻

  外部公众打分占总分20%

   去年10月,西城区开始试行《西城区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办法》。今年6月10日,西城区召开2009年度综合考评工作部署会,新的考评办法正式实施。

  新的考评办法参考了中组部、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各地方对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考评办法,并对西城区现有的考核体系进行了梳理和整合。新办法对处级领导班子的综合考评包括职责任务考核、内部民主测评和外部公众评议三种方式。职责任务考核的内容包括重点工作、专项工作、施政成本与绩效、班子建设与队伍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等五个方面。

  参加考评的主体由区领导、上级业务部门、任务主管单位、本单位干部群众和外部公众组成。在外部公众评议方面,区党代会代表、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区内民主党派代表、街道机关干部和社区代表、区政府特约监察员和服务对象等七类人,均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对58个委办局打分。由外部公众给出的分数占到总考评分数20%的权重。此外,西城区统计局还组织调查员对社会公众评议的结果进行专门的统计。(记者王荟)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