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美拒援气候资金是故意刁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媒体评论:美拒援气候资金是故意刁难
2009年12月17日 10:34 来源:中国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火药味”渐浓,媒体也持续关注中美两国的“单挑”。11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点名批评”美国气候谈判特使TodStern拒绝为中国提供气候资金援助的说法“极为缺乏常识”。(12月12日 《环球时报》)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问题,关系生存和长远发展,所有国家都有责任和义务。每个国家的排放时间不同,排放量不一,经济水平有低有高,国家有穷有富,但发达国家排放时间长,排放数量大,经济实力雄厚,理当承担更大的责任,可是一些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比标准定得过低,非常有限地提供资金资助,使哥本哈根会达成共识增加了不少难度。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大国对于自身的责任毫不回避,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意味着今后10年每年需要为此新增投资300亿美元。中国减排目标一公布,马上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称赞中国的举措“非常重要”“非常积极”;国际能源署还表示,中国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意味着中国将承担世界所需减排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的作用,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表示赞赏。

  可是一些国家对中国过于苛刻,说三道四,甚至横加指责,把中国当作“靶子”揪住不放。有的嫌中国减排不够,有的把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甚至要求比发达国家还刻薄;美国气候谈判特使TodStern还莫名其妙的提出,针对气候变化领域所谓“中美共治”的提法,拒绝为中国提供气候资金援助。

  中国和美国并不处于同一起跑线:美国排放时间长,中国排放时间短;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京都议定书签约国,美国不是京都议定书签约国,责任和义务有本质区别。将中美两国相提并论,没有法律基础,也不符合事实。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减排上以自己的行动受到发展中国家的好评,而美国定的减排目标太软弱,不少国家对其最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产生质疑。为了转移视线,减轻压力,美国气候谈判特使总是咬住中国不放,TodStern提出的“中美共治”,是混淆是非,不分主次,有意识的搅局,这使得原本就难解难分的谈判更为艰难。

  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成功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体现发达国家履行义务的承诺、指标和行动,发达国家有义务向所有发展中国家就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资金问题是决定哥本哈根会议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作为发达国家有义务向中国提供资金援助,TodStern提出拒绝向中国提供资金资助,不仅不懂外交礼仪,缺乏起码的常识,也不符合奥巴马总统访华时期间两国达成的《中美联合声明》精神,是一种故意刁难。罗瑞明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