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自缢案”怎样面对拍案惊奇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昆明“自缢案”怎样面对拍案惊奇
2009年12月17日 08:59 来源:潇湘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等待着,等待着,官方的消息出来了,事件的真相也该近了。只不过,民众此前的重重疑问尚未消散,新的调查结论又使他们陷入新的惊讶之中。16日下午,昆明市检察院与昆明市公安局联合召开新闻通报会,向媒体通报犯罪嫌疑人邢鲲在昆明市小南派出所自缢身亡事件的调查情况。通报称,邢鲲系用纸币捅开手铐,用携带的鞋带自缢身亡。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用纸币捅开手铐,这太传奇了。在网络上,甚至有不少网友直接将这一说法理解为某种暗喻或者暗语。就如同先前此地发生的“躲猫猫”事件一样,“躲猫猫”就被认为是一种虐待被羁押者的暗语。但是,云南信息港发布的一则报道称,“记者通过现场发布的监控录像看到,邢鲲在自缢前,用随身装的纸币打开了手铐。”既然有现场监控录像为证,“纸币开手铐”的说法尽管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比之眼见为实的“纸币开手铐”,死者邢鲲“用鞋带自缢”的说法显然还要面对更多的追问。神奇的鞋带今天是第一次现身,在此之前对于邢鲲到底用什么工具自杀的问题,当地警方的正式回答是“还在调查中”。在邢鲲十多年来四番入狱这样的前科都调查得一清二楚的同时,居然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样的工具来自缢,神奇。好在今天终于查清,他用的是两根长度为1米2的鞋带,并且前述目击了录像的记者描述说,录像拍摄到了邢鲲将两根鞋带打结系在钢筋上,以及他跌倒的画面。这样的画面可以说明鞋带的存在,却无法直接得出死者是要通过它自缢的结论。一个能用纸币开手铐的“高人”,为什么就不会去尝试用鞋带逃脱?

  更为关键的是,此后的录像画面没有了。当地官方的解释是摄像头存在“视线死角”,这是一个约14厘米高、面积为0.16平方米的监控盲区。有监控盲区不代表可以拿不出监控录像,而且这个盲区的面积并不大,死者果然是自缢的话,他没必要也不大可能把自己“干干净净”地约束在那片盲区之中。况且,死者到底是不是自缢而死,从看守人员发现其尸体,以及进行急救等画面,都可以用来佐证。存在盲区的说法无法说明自缢的存在,不拿出录像的做法更加使这之后的空白让人怀疑。当记者问起两根鞋带能否撑起死者的重量时,官方人员再一次称“研究后才能给出答复”。这强悍的鞋带,比不得那脆弱的手铐,因为鞋带杀人的说法缺乏直接有力的录像为证。

  官方眼下承认的疏漏,仅仅是纸币与鞋带的来源,这个不该有,“工作不细致、不认真”的民警将被追责。除此之外,官方认为整个案件“依照规定办理了法律手续,办案过程符合法律规定”。可是,根据警方的通报,嫌犯被当地派出所滞留盘问的开始时间是11日中午11时30分,到12日早上7时许疑犯死亡,滞留盘问时间超过19个小时。而根据公安部2004年发布的《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继续盘问的时限一般为12小时,只有在12小时以内确实难以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才可以超过这个时限。但是,警方通报十分清楚地表明,疑犯在被投入候问室之前已经“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那么,警方在执法中显然存在超越时限盘问的违规问题。

  民众的惊奇需要官方以扎实的证据来回应,在证据面前再离奇的情节也会具备说服力。比如,只要公开邢鲲“纸币开手铐”的录像,所有隐喻或隐语的猜测自然会风吹云散。要公众相信“用鞋带自缢”的说法,同样需要更加扎实的证据。否则,如同“躲猫猫”事件一样,公众宁可呼吁更高层级的权力介入。(周东飞)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