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提出了在2020年40%到45%的碳强度的减量,这种尝试对于达到那个目标有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韩晓平:
可能会有一些帮助,但是首先对于中国来说这是自愿的,另外跟国际上的碳减排没有关系。
主持人:
这句话怎么讲?
韩晓平:
国际上是强制的,比如说欧洲的公司,你在《京都议定书》要承担一个减排的义务,比如你今天要减少5%,但是如果你完不成,你要在国内购买你完不成的量,国内如果买不到,你就要到其他的第三世界国家去买,比如在中国,我们做了一个小型的水电站,或者一个风力发电站,或者太阳能,我们要经过联合国一整套的核查机制来确认,并且能够经得起监察,不断的进行检查,最终把这个量卖给那个公司。
主持人:
韩先生您看,现在欧洲这些身上担负着二氧化碳减排任务的这些国家所处的现状,会不会成为若干年后中国的企业也面对的情况?
韩晓平:
一定会的。
主持人:
所以他现在的这样一种试点是不是为未来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
韩晓平:
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交易方式也不能很确定,但是至少在2020年以前,中国是自愿减排,但是自愿减排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国内实际上是强制的,就像十一五节能20%,各个省都要达到目标,各个省可能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有些地方可能是可再生能源比较多,完成的标准低一些,有的地方可能是可再生能源比较少,他要完成的更多一些。但是最终所有国内的各地和各个企业都要完成十一五节能20%的目标,现在看我们也是有可能完成这个目标的。
但是我们再往下发展会变得非常艰苦,因为我们能够减少的小风电、小火电、小钢铁都已经没有了,再往后我们已经和国际最先进的水平非常接近了,我们就要靠更多制度的改变,通过一些节能的手段来降低我们的GDP能耗。
主持人:
这是否也是一种尝试呢?在制度改变方面?
韩晓平:
可以通过这种交易的制度来进行弥合。
主持人:
从目前现在的情况看是发达国家向我们购买碳排放权,未来会不会我们向发达国家购买?
韩晓平:
我们不一定向发达国家购买,因为我们现在人均只有3000多美金,我们要达到4万美金是一个非常遥远的事情,所以我们可能不会向发达国家购买,但是我们可能向更穷的国家,向第三世界国家购买,但是那应该是在2020年以后,目前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从2012年到2020年的中期目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