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十二月十日电 (记者 陈静)许多学者认为,近千年来,人类为了生存,经常大规模地烧荒焚林,开发土地资源,严重干扰了自然界中森林发育及其储碳资源的循环规律,进而影响到气候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不过,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珍副教授及其合作者,在今年《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文章对上述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人类战争才是造成该时期大火频繁的罪魁祸首。
据知,李珍等是在对越南红河三角洲地区记录的沉积环境、气候、农业发展和火事件的关系研究中发现这一重要事实的。红河三角洲考古资料及孢粉(植物孢子和花粉)记录证实,公元前二〇〇〇年,人们择水而居,已在红河流域广泛种植水稻。约公元前四百年,这里的木本植物明显下降,草本植物增加的同时,碳屑浓度及通量均明显增加,表明大火发生频率增多,强度加大。对此,多数学者推测认为,该时期普遍存在的火事件和气候变化不再合拍,主要是古人焚林开荒种地或火烧农业活动导致的。但是研究数据并不能支持这种论断。
李珍等通过对晚全新世红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环境中记录的全流域火事件的研究发现,大火发生的高峰期与农业发展期不一致。公元四五〇年前,红河流域大火的发生的高峰期很有规律,大概每七百年有一个周期,每一频发期为一百到五百年,这种规律性变化与气候变化及燃料富集自然平衡体系有关。四五〇年后,人类的活动却破坏了这个规律,使大火高峰期的间隔缩小为一百到二百年,且这些高峰期不是在发生在农业生产最为繁荣的时期,而是发生在朝代更替频繁的战乱时期。
李珍对记者表示,古代战争中火攻是重要的作战方式之一。古代战争中也常用火来破坏敌人的防御工程,扰乱敌方军队。另外,火还被用以盟军间的联络,或起义信号等。这些都是该时期大火高发的潜在诱因。人为大火干预了自然火的规律,干扰着碳的存储和循环,改变了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进而影响到气候、动植物和人类生存环境。李珍说,当前,人们集中关注人类碳排放量对气候和环境影响的同时,也该适当关注或评估一下极端事件对碳循环干扰作用和长时间尺度的环境效应。
《美国科学院院报》的编辑评价李珍及其合作者的研究成果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火烧事件的历史,改变了人们的常规看法,为人类活动对自然演化规律的干扰及晌应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角度,也益于激发其他区域的相关研究。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