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子美国观的变迁
当年北大中文系学生马楠就是尖锐提问者之一,她驳斥了克林顿演讲中有关自由、民主的说法,之后克林顿也不得不用“自由止于别人鼻尖”的美国名言来自我解嘲。
正是这一提问,让马楠在互联网上有了“反美先锋”的称号。但后来具有戏剧效应的是,马楠毕业后嫁给了一个美国人。用当事网民的话说,她从反美走向了“媚美”。直到多年后,马楠向媒体澄清网上的种种传言,这场风波才算平息。但让人深思的是,为何一次对外国元首的提问会引发如此多的风波。
而与小布什总统对话的张璟,毕业后到美国《华盛顿邮报》驻北京记者站工作了四年。这段工作经历让她越来越意识到这些驻华的美国媒体就是美国民众看中国的眼睛,“这些报纸反映我们什么样,美国民众眼中的中国就是什么样。”
这份工作让张璟体会到沟通的重要性。“尽管我当时的提问还是有些肤浅,但双方的理解和沟通很重要,其实中国对美国的理解也不一定很深。”
后来,张璟到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留学,接触到很多美国人,“这些人都是美国未来的政治家,在那里我更进一步认识到互相了解对消除误解有多重要。”
马楠、张璟后来都与美国有了或多或少的渊源,她们对当前中美之间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她们看待美国的心态也发生了改变。
现代中国青年美国观日趋成熟
面对此次奥巴马总统与中国青年学子的对话,很多网民甚是怀念以前的“交锋”,甚至悲观地认为,现在的青年更为“媚美”了,失去了当年的锐气。
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小东并不完全认同。他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这次对话只是小范围的,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青年的美国观。尽管如此,但还是说明了中国年轻人对美国的心态更为平和了。
反CNN网站负责人饶谨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我们这代青年对美国的认识是一种平视的眼光了。”饶谨说,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会向奥巴马这样提问:“美国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的友好上,‘口惠而实不至’已经让中国青年越来越反感。我们需要看到的不是他迷人的微笑,而是美国真正做出有利于中美两国间的事。”
饶谨的话背后显露的是中国青年人对美国的自信。不过,王小东还是认为,尽管比过去好了,但还是有不少人存在把美国天使化的心态,要真正平视美国还需要时间。
王小东指出,过去,我们把美国妖魔化,而改革开放后,我们把美国神化,认为美国人很单纯、不存在勾心斗角等,这完全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相对而言,现在的中国青年既不盲目崇拜美国,也不会一概否定美国,他们的美国观正在走向成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