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联合声明》在北京发表 内容涉及五大方面——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美联合声明》在北京发表 内容涉及五大方面
2009年11月17日 17: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1月17日中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到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 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十七日电(记者 沈晨 张朔)《中美联合声明》十七日在北京发表,内容主要涉及中美关系、建立和深化双边战略互信、经济合作和全球复苏、地区及全球性挑战以及气候变化、能源与环境等五个方面。

  《声明》表示,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邀请,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于二00九年十一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的会谈,成果丰富。双方积极评价中美建交三十年来两国关系取得的巨大发展,并就推进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达成一致。奥巴马总统将分别与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举行会见。奥巴马总统还与中国青年人进行了交流并回答他们的提问。

  《声明》在提及中美关系时指出,双方认为,两国领导人保持密切交往对确保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奥巴马总统邀请胡锦涛主席于明年访问美国,胡主席愉快地接受了邀请。两国领导人将继续通过互访、会晤、通话、书信等方式保持密切沟通。双方同意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深化反恐磋商与合作,加强执法合作。美方重申支持中国上海举办二0一0年世博会。双方期待本着透明、对等和互利原则,就航天科学合作加强讨论并在载人航天飞行和航天探索方面开启对话。双方欢迎两国公共和私营机构在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合作。双方将深化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包括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监控、报告和控制以及禽流感、艾滋病毒及艾滋病、肺结核、疟疾。双方还将加强在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方面的合作。美方将启动一个鼓励更多美国人来华留学的新倡议,今后四年向中国派遣十万名留学人员。中方欢迎美方上述决定。

  《声明》在提及建立和深化双边战略互信时指出,双方重申致力于建设二十一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双方强调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中方强调,台湾问题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希望美方信守有关承诺,理解和支持中方在此问题上的立场。美方表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美方欢迎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期待两岸加强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更加积极、稳定的关系。双方同意通过现有磋商和对话渠道,根据国际法准则,在相互尊重管辖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军事安全和海上安全问题。

  《声明》在提及经济合作和全球复苏时指出,双方决心共同努力,推动全球经济实现更加可持续和平衡的增长。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沟通与信息交流,共同努力采取调整国内需求和相关价格的政策,促进更加可持续和平衡的贸易与增长。双方认识到开放贸易和投资对本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并致力于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声明》在提及地区及全球性挑战时指出,双方认识到,在当前国际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美在合作应对地区和全球安全挑战方面拥有共同责任。双方认为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国际原子能机构相关规定以及实施联合国安理会所有相关决议对两国合作阻止核武器扩散的努力取得成功至关重要。双方重申继续推动六方会谈进程并落实二00五年“九·一九”共同声明的重要性,包括朝鲜半岛无核化、关系正常化及在东北亚地区建立永久和平机制。双方表示,愿与有关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协商对话,全面实现六方会谈宗旨和总体目标。

  《声明》在提及气候变化、能源与环境时指出,双方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了建设性和富有成效的对话。双方强调气候变化是时代的重大挑战之一。双方一致认为,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转型十分关键,未来数年清洁能源产业将为两国民众提供大量机会。双方欢迎启动中美电动汽车倡议,使两国在未来数年有几百万辆电动汽车投入使用。双方欢迎中美可再生能源伙伴关系的启动。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