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别指望老外总说让咱高兴的话——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青年报:别指望老外总说让咱高兴的话
2009年11月17日 06:5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国人要有“大国民心态”,这话光阮次山老先生就说了好多个年头了。但一遇到具体事件上的具体表现,常常便没谱得紧了。自11月13日起,《2012》在全世界放映,其在中国也表现出了足够的热度,周末更是一票难求。与此同时,网络上也逐渐浮出了一场争论。

  演员洪剑涛公开在其博客上倡导,应该“封杀《2012》”,原因除了有些镜头会令小孩子产生恐慌情绪(这显然属于电影分级问题),还因为“剧中对中国的画面和台词处理也不是友善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调侃”。另有人认为,中国电影审查把关不严,影片在体现大灾难前人性复杂这一主题时,其他国家的领导人都坐上了足以保命的诺亚方舟,唯有美国总统选择了留下来和人民一起直面灾难,这种美国式的主旋律显然伤害了他国领导人的形象。

  与此截然相对的是,有人认为此片对中国人非常“友善”:影片中把制造现代诺亚方舟、拯救世界的关键任务交给了中国。当一帮美国官员历尽艰险,千里迢迢逃到中国喜马拉雅山深处的现代诺亚方舟建造地,看到中国军队井然有序地接收逃难者,不禁感叹道:“这个事情交给中国人是对的!”而导演艾默里奇也表示,他希望用这些戏份和元素向汶川救灾表示自己的敬意,“希望全世界的观众都能和我一样通过电影向中国人民这种伟大的精神致敬。”

  当然,不同的人会对影片有不同的解读。作为一部探讨世界末日、探讨人性、探讨地球未来的片子,当中的一些中国元素显然不是重点,说它专门为了表扬中国,或者说它一门心思要批评中国,显然都有点一厢情愿。“众人皆傻我独醒”,这常常就是好莱坞的风格,甚至有时候让人生厌。我们喜欢看好莱坞大片,显然是要看进步性的一面,而不是去咀嚼某些人称之为“糟粕”的东西。退一万步讲,即便影片真的“不善”又能怎样?这些年,什么中国威胁论、什么中国崩溃论,这种话我们听的还少吗?中国人还不是照样走好了自己的路。

  不由想起近来另外两个外国人的发言在中国引起的“轩然大波”。一个是韩国艺人张娜拉,在韩国参加娱乐节目时说了一句“每次制作费紧张,都会去中国内地演出”,这本也可以解读为中国给了世界更多机会,但有很多国人将其解读为这是张娜拉在嘲讽国人“钱多人傻”,于是口水与板砖齐飞,张娜拉不得不公开道歉,假模假样地说“自己来中国不为赚钱,是为中韩友谊万古长青的使命来的”,云云。另外一个是李光耀。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亚洲前夕,曾呼吁美国继续参与亚洲事务,以平衡中国的军事和经济力量。这样一句遵循新加坡国家利益的表达,被国内网民集体围剿,闹成了一起“事件”,而这种心态也被国外媒体批评为“狭隘民族主义作祟”。

  纵然张娜拉、李光耀们说的话,我们都不太爱听,但在一个全球化、多元共存的时代,接受这些外国人的表达,似乎也是应有之义。与此鲜明对比的是,11月12日,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发表一篇名为“美国可向中国学习的五件事”的文章,文章总结中国获得成功的五个经验:要有雄心、重视教育、照顾老人、大量储蓄、放长眼光。这篇说中国“好话”的文章,被国内多家媒体转载,人家要向我们学习,我们当然爱听,但难道能因此说明中国的教育、养老可以充当世界楷模吗?(毕诗成)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