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飞雪漫天,气温骤降,让毫无思想准备的北京市民有如经历一次“突发事件”考验。北京市政府当天作出提前供热的决定,要求全市所有能启动的锅炉都紧急点火运行。此消息令瑟瑟哆嗦的人们真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但连等三天后,很多市民除了等来北京日报一篇题为“全市六成锅炉点火运行”的报道以及自然回升的气温,却并未等来一丝热气。
据北京日报称,到3日,全市64%的锅炉已点火。可从网民对此报道的反映看,除了极少数网民报告家中已热,大多数人都表示“暖气片里面根本没动静”。不幸的是,身居石景山区的笔者也在大多数之中。
3日夜,出于职业习惯,笔者以居民身份致电石景山区政府热线,对方给出的回答是:你去仔细看看市政府通知,人家说的是有条件的可以提前供暖。
“那就是说石景山区没条件,对吗?”
“没供就肯定是条件不具备。”热线那头的“政府”这样说。
无独有偶。一位家住东城的网民留言说:“打电话到东城区供暖办,接电话的一位女士说:谁说要供暖的?你仔细看看,上面说规定必须供暖了吗?只是说有条件的可以供。”一东一西相隔甚远的两个区,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竟从角度到语气都是如此惊人地相似,不能不令人浮想联翩。真的是不具备“条件”吗?还是不愿为提前供暖“埋单”而找个老百姓永远都无法搞清的“条件”说来作托词?
尽管从以往不少上级精神到了下面常常走样的经验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笔者却宁愿相信阻碍市政府温暖及时流进全体居民家里的确有客观原因。但是,要让老百姓心悦诚服的话,各有关方面——比如区政府、小区物业、供热企业等,至少有责任和义务像总结和公示政绩一样,对无法按市政府要求提前供热的原因作出详尽解释,所谓条件不具备,究竟是设备问题还是水管子问题或是其他问题。特别是像石景山区,10月26日该区政府网上还报道“投入3900万元改造供暖设施——石景山区今年冬季供暖准备工作全面就绪”,到了关键时刻却“掉链子”,说不具备条件,更应该有个合情合理的解释。究竟是现在的“条件不具备”之说是忽悠,还是之前宣传“政绩”时注了水?
把实情告诉老百姓,既是政务公开的要求,也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当然,有关方面也可以不理会这些。但近几天因为声势浩大的提前供暖宣传与市民的实际感受之间存在较大落差,已使政府备受质疑的事实表明,不解释,不出来承担责任,最受伤的将是政府的形象和信誉。(文/林蔚)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