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量子计算研究获重大突破 量子计算机成可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国际量子计算研究获重大突破 量子计算机成可能
2009年10月29日 19: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合肥十月二十九日电 (蒋家平 吴兰)记者二十九日从中国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微尺度科学国家实验室杜江峰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和香港中文大学刘仁保教授合作,通过电子自旋共振实验技术,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固态体系实验实现最优动力学解耦,使得量子计算机的问世成为可能。

  据介绍,将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科学结合并实现量子计算是人类的一大梦想。量子计算的本质就是利用量子的相干性,而在现实中由于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对量子系统发生耦合干扰,使量子相干性随时间衰减发生消相干,计算任务无法完成。因此为使量子计算成为现实,首要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克服消相干。

  杜江峰教授介绍说,以分解五百位的自然整数为例,目前最快的计算机需要用几十亿年才能完成,而用量子计算机,同样的重复频度,一分钟就可以解决。但量子计算如同人类思考问题需要一定时间。其时间长短取决于量子的相干性,相干性保持时间越长,量子计算机就可以处理复杂程度更高、难度更大的信息。因此,提高量子相干性,对提高量子计算机的能力十分关键。

  为保持量子相干性,物理学家提出很多种方法,其中,最优动力学解耦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杜江峰教授介绍说,最优动力学解耦方法就是通过一串精心设计的微波脉冲直接作用于自旋电子,让自旋电子反复翻转,“感受”到的外力上下翻转,消去电子自旋与环境中核自旋之间的耦合,保护电子自旋的量子相干性。

  经过多年努力,杜江峰研究小组已成功建立目前中国国内唯一可以同时操控电子和核自旋的实验平台。研究人员用最多七个微波脉冲把一种叫丙二酸的材料里的电子自旋的相干时间从不足二千万分之一秒延长到了近三万分之一秒,这个时间已能够满足一些量子计算任务的需要。研究显示,即使在常温下,这样的方案也是可以工作的,这为用固态材料研制出能在室温下使用的量子计算机奠定了基础。

  研究人员认为,一旦实际固态体系的各种退相干机制被人们所完全了解,高精度的相干控制将更加容易,距离量子计算机的真正实现也不再遥远。

  据悉,该成果发表于十月二十九日出版的国际权威杂志《自然》上。审稿人认为“该工作有效地保持了固态自旋比特的量子相干性,对固态自旋量子计算的真正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完)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