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信访局单单设立“禁忌语言”是不够的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北京晚报:信访局单单设立“禁忌语言”是不够的
2009年10月27日 16:05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0月26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了江苏睢宁发起行政语言和行政行为改革的先进事迹。文中提到:睢宁县信访局内部有一个小册子。里面除了“处理信访事项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文明用语”外,还有一项“禁忌语言”,一共有63句话,是严禁接访干部对群众说的:“不知道,你问我,我问谁”、“你快点,我还有事”、“我的态度就这样,你能怎样”、“你愿意上哪告,就上哪告”、“我解决不了,愿意找谁找谁去”、“谁说的你找谁”、“等你把文件看懂了再来办理”、“就这么处理,告哪也没用”……

  说实在的,光看引用的这几句话,还不用特别配上语气,别说是一脑门子官司去上访的,就是什么事儿都没有心情还不错的人,也会觉得胸臆间憋了一种要打架的冲动。老百姓平时形容某人言语无状、态度蛮横,有种说法是“话都横着出来”,或者是“跟吃了枪药似的”。这些曾经被挂在口头上的“禁忌语言”句句都堪配此二评。窥一斑而知全豹,想来那63句话该是句句如刀。

  信访局的接访干部是什么人?都是国家公务员,是公仆,仆人怎么能抡着语言的大片儿刀“砍杀”抱着一线希望来寻求解决实际问题之道的主人呢?还好还好,如今管“仆人”的人给他们立了规矩,不让说这些话了。但我们又不禁怀疑,说话和办事其实是两回事。不说“解决不了”了,改成说“调查调查,研究研究,正在解决,有望解决”之类的话,诚然温和了许多,但仍旧是没用。6月份,广州某领导接访现场,曾出了这样一件事:七旬老人陆侯英两年上访再一次得到“进一步协商”的领导批示后,愤而当场拿出一幅由16张纸拼接起来的信访长卷,哀求“为我解决实际问题”。

  由此可见,老百姓来上访,归根到底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接访干部说那些能把人噎死的话是大错特错,但是如果仅仅把态度改好了,而不干实事,“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仍旧会寒了百姓的心。总不能是个事儿都得闹到开胸验肺、断指证清白这样“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分上吧?(张丽)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