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睢宁官场日前出台“禁忌语言”一共有63句话,如严禁接访干部对群众说:“不知道,你问我,我问谁”、“你快点,我还有事”、“我的态度就这样,你能怎样”、“你愿意上哪告,就上哪告”……(见10月26日《中国青年报》)
学术意义上的“官话”,是指某地方的主语。“官话”必须是书面语言,而且还是声音洪亮、字正腔圆。
而今天所谓的“官话”,经多年流化、固化,已成为一种疏离公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官僚语话体系,不仅形式上千篇一律,枯燥无味,内容也衍化为“假”、“大”、“空”、“废”、“套”话的代名词。
其主要表现形式为:“生搬硬套”,政治先行成为定式,套政治流行语成为铁律,哪怕是一个公厕的落成,也非提高到“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不可;“生拉硬拽”,无论是什么内容的文件、会议、报告,言必“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重要讲话”、“严肃处理”、“有效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生吞活剥”,主观武断,开会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老生常谈”,无论是甲地的还是乙地,无论是前年还是去年,同类报告、文件几乎可以一字不易……
有人炮制了一篇《官场万用发言稿》,堪称范本:“同志们:刚才××同志的重要讲话,我认为讲得非常好、非常深刻,希望在座的同志认真领会、深刻理解,回去后要认真传达,并认真落实、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哪位领导没说过这种说了等于没说的废话?又有谁没有听过这种听了等于白听的“重要讲话”?
江苏睢宁官场禁语显然有一定的针对性,初衷也是良好的,问题在于禁语能否改变早已成为定势的官僚话语体系,让官员不说官话说人话?显然不容易,因为硬生生的禁止,也是一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官员不说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大白话、贴心话,而唱高调、说官话,根本原因不在“嘴”,而在“脑”。语言是思维的产物,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语言——官僚主义只能说官话。禁语禁不了官僚主义,因此也就禁不了官话。不从脑子入手,禁嘴是不可能杜绝官话的。 阿蒙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