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成都温江区全区干部的年终考评材料里将首次增加一个全新的内容——国学学习情况。干部带头诵读传统经典,被寄予“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人文精神和优化工作作风”的目标。
国学,是数千年文明和文化的结晶,倡导官员学习国学以“加强道德修养和优化工作作风”,无可厚非。但是,官员毕竟不是学生,学习国学可以充实业余生活却不能成为工作的一部分;而体会国学的内涵,更不是泛泛诵读几遍那么简单——将国学纳入干部年度考核的制度设计,本身就值得商榷。
国学的力量当然是巨大的。站在前人的肩上,我们能看得更远;沿着他们前进的道路,我们能前进得更快。而具体到“史志”层面,古人也给公务员们留下了可借鉴、可秉承的信仰丰碑。羊续悬鱼,包拯拒砚,陶母责子,苏轼挂钱;清风两袖的明代名臣于谦,官罢囊空的清代画家郑板桥……这些“廉政”国学,足以让一个现代公务员获益终生。
综观古人的清正廉洁典范,无论哪一种,都建立在注重道德修养和善于洁身自好的气节基础上。然而,在现代文明视野下,传统精神当然能增强官员个体的人文底蕴和文化修养,但在廉政方面对国学给予过高的厚望,不过是一种权力自律的幻觉。而法律制度对于权力的监管力,远远要比权力个体的“自觉性”更可靠、更有效力。换言之,促动权力自律靠的是制度而不是国学。 陈一舟 (职员)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