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庆祝大会举行盛大阅兵式,国家主席胡锦涛乘坐阅兵车检阅海陆空三军官兵。 中新社发 洪少葵 摄
中新社北京十月一日电 题:六十年积淀成长智慧 中国从容面对未来
记者 王祖敏
一甲子一个轮回。当国庆庆典的烟花散尽、天安门广场的喧嚣归于沉寂,新中国又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六十年前,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六十年后的今天,胡锦涛昭告世人“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一甲子一个轮回。当四万万劳苦大众翻身做主的激动和喜悦嬗变成十三亿人的骄傲和自豪时,新中国所站立的是一个更高的起点。
昔日一穷二白的“东亚病夫”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大国,国民从贫困到温饱至小康,社会秩序从稳定到和谐……新中国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书写了一部国家发展的传奇史。
但在这六十年里,中国也曾在泥泞中跋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冒进、三年困难时期的人为因素、十年文革的决策错误,都曾让这个东方巨人绕过远路、走过弯路。一个个惨痛的教训和一笔笔昂贵的“学费”,促使新中国在反思中的成长。
六十年积淀成长智慧,站在新甲子起点上的中国也必将面对世界更加挑剔的目光,承担国人更高的期望。
作为全球最大的执政党,中共的党政建设为世人所关注。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公告坦称:中共的领导与执政水平、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与历史使命适应,但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中共居安思危、自省自励的忧患意识令人称道,但如何解决问题才是焦点所在。
改革开放三十一年,虽然中国的人均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大幅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其富民强国之路任重道远。而解决经济的内外平衡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也成为当务之急。
面对“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并存的国际环境,中国将在如何更好地与世界沟通,处理好与世界强国、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上面临更大挑战。
在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后,北京将如何循序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避免台海局面的“倒春寒”?
在经济高速发展中所付出的环境和资源的代价、腐败对权力体制的损伤、极端物质化对道德理想的侵蚀,则引发外媒对中国的忧患。
在第一个甲子画上圆满句号后,中国面临的挑战也和新的“甲子命题”同期而至。但站在六十年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石上,面对未来的中国必将更理智、更清醒,也更从容。(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