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十月一日电(记者 张子扬)三军仪仗队是受阅的第一方队,由北京卫戍区仪仗大队组成。走在最前面的是由陆海空军三名队员组成的军旗组,军旗手两侧各有一名护旗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大队组建于一九五二年,组建以来他们已圆满完成三千一百多次仪仗司礼和重大庆典活动任务。
三军仪仗队方队作为国庆大阅兵的第一方阵而备受瞩目,以标准的正步,每步七十五厘米,每分钟一百一十六步,通过天安门受阅区,走出九九一步,分秒不差的奇迹。
然而要当好仪仗兵,几年下来在训练场上就要踢破几十双马靴,踏掉几十公斤鞋钉,走的路都可以绕地球几圈,挥洒的汗水都可以用吨计算。在仪仗队的官兵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训练场只有一百多米,但作为仪仗战士却永远走不到头”。
此次国庆阅兵第一个走过天安门广场的三军仪仗队军旗手的朱振华,就用自己的完美演出兑现着承诺。
然而能做好三军仪仗队的擎旗手,并非易事。“要做到顺风不快,逆风不慢,侧风不晃。克服风力影响,保持稳定性是最要紧的事。”
在阅兵村里,为了保证掌旗动作稳定,朱振华想尽办法进行负重练习,增强臂力。水壶被他当成了辅助工具,他把水壶装满了水挂在旗杆上,开始是一个,后来挂两个、三个,负重达十公斤。直到动作完全定型为止。每到刮风、别人都往休息区、宿舍跑,他却带着旗组在风中训练稳定性。
熟悉朱振华的队员告诉记者,每天几百次的甩旗动作,使得朱振华背部肌肉痉挛,收操后要两个人帮忙才能把训练服从身上脱下来,晚上睡觉只能趴着,就连写字握笔都非常困难,以至于吃饭时只能用勺子帮忙。
在高强度的训练中,朱振华硬是把不锈钢防磨旗杆握变了形。狂风中,朱振华顶风举旗行进,稳稳地保持着标准前倾45度角,纹丝不动。
三军仪仗队方队队长李本涛是阅兵村最年轻的方队长。这位“七0后”的年轻军官,一九九七年带领仪仗队完成香港回归的政权交接仪式;一九九九年,他又指挥三军仪仗队出现在澳门文化广场;二00八年,他亲手把五环旗在中华大地第一次升起;二00九年,他将把自己训练的方队送上天安门广场,护卫军旗第一个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如果说三军仪仗队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崇尚中国军人特有的精神。三军仪仗队方队政委陈卫民说:三军仪仗队是中国军队序列中的一支特殊队伍,参加了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次阅兵。作为中国军人的象征,三军仪仗队每年在几百次的重大国事活动中展现中华民族的光辉形象和中国军人的威严,并一次又一次赢得了国际宾朋的敬仰和喝彩。(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