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记者体验中国变化:从“外宾”到普通记者(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外国记者体验中国变化:从“外宾”到普通记者(3)
2009年09月30日 14: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又一个“金色年代”

  到上世纪90年代,对外国记者的管理开始放松,外交公寓也还原了“公寓”的本来面貌,不少外国媒体记者仍在那里办公,因为租金相对低廉。道琼斯驻华机构多年前搬离了外交公寓,在北京丰联大厦等商业写字楼租用了办公室。

  如今,《华尔街日报》驻华记者增加到9人,7个人在北京,2个人在上海。《华尔街日报》还聘用了7个中国研究员。因为中国规定外国媒体不能直接招聘中国人当记者,所以他们只能是“研究员”。整个道琼斯在北京有130多人,上海有50多人。

  “我们的记者生活、居住很自由,在北京的机构正准备搬家,换到更适合集中办公的地点。”安迪·布朗说。

  继上世纪30年代之后,现在是西方媒体在中国的又一个“金色年代”。中国近年来的变化与转型,以及不断增加的开放度,都使得中国成为西方记者最愿意关注,也很能出新闻的地方。

  2001年,伊安·约翰森因为一篇来自中国的报道拿到了普利策新闻奖。

  面对“金色年代”,西方媒体也遇到很大挑战。尽管驻华记者人数在剧增,自由作者队伍也在扩大,但主流西方媒体却未能很好地利用这样的机遇。新闻线索上对中国本土媒体的过分依赖,尚显薄弱的中文水准和对中国的粗浅了解,网络媒体和私人博客的兴起,以及利用二手资料而不再恪守以采访而来的事实立论,使西方媒体走进了瓶颈。

  2007年1月1日,中国取消外国记者异地采访的限制。布朗给这一政策以“历史性”的评价。

  很多外国记者都拿它作为护身符,“如果去一个地方政府采访,遭到阻拦,我们也可以说,你们政府出台了新的法律和规定,我们有权利来采访,理直气壮。” 伊安·约翰森说。

  伊安·约翰森记得,以往去不同地方采访,要先得到当地外事部门批准,“这是必须的,给你通行证。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很自由地去中国各地采访,只要你了解到感兴趣的新闻线索。”虽然,伊安·约翰森仍习惯去外办那里了解情况,但只是为了工作更方便,而不是“盖章”了。

  在伊安·约翰森看来,中国的透明来源于自信。“近年来,采访‘两会’、奥运会⋯⋯我们得到很好的配合和服务,信息更加公开了。”国务院新闻办、外交部也会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外国记者招待会。

  而一些国有企业负责人和政府官员仍“怵头”接受外国媒体访问,令布朗费解,“现在,中国的银行业、电讯业等行业的综合实力很强,占到世界第一、第二或者第三位了,但国外对它们还是不熟悉。要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就应该多让外界了解。”

  “现在中国的新闻环境,的确比以前进步了很多,但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秦家骢说,“比如,我觉得西方记者不是故意抹黑中国,他们大多数也没有什么外国势力背景,中国仍需要进一步公开。”

  “中国的变化是渐次的,中国社会是立体而深刻的,需要身体力行地去体验,去发掘选题。”伊安·约翰森说。

  2001年,中国刚刚进入网络时代的时候,《华尔街日报》就办起了中文网。

  “我们以网络为平台,以中文为工具,网站24小时更新,提供取材于《华尔街日报》的重要商业、金融市场和科技新闻,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现在,中国人最感兴趣的是投资和股票,中国的中产阶级也登上国际舞台,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依赖网络,我们的网站就更有人气。”安迪·布朗说。

  “独立思考”和“会讲故事”是《华尔街日报》报道的特色。2006年,一本《<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曾在中国新闻学子中热销。

  《华尔街日报》外事记者罗伯特·基特利无疑是讲故事的老兵。

  再看看他记录中国1971年的文字吧——

  有一位最近到过北京和莫斯科的访客说:“同莫斯科比较起来,北京的食品市场简直是购物者天堂。”若同其他自称为社会主义的首都——如新德里等比较,中国市场上廉价必需品之丰富和充裕,更是令人吃惊。奢侈品较少,即使有,也故意提高售价,以抑制需求。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今天的生活至少是过得去的。若同过去比较,那更是大大地改善了。

  每周工作48小时,是全国的标准。此外,另有6小时用于集体学习毛主席著作。

  一位通常抱着怀疑心理的西欧人,在北京的时候说:“你至少得承认,这个政府已在很多方面做了极其了不起的工作。”

  ⋯⋯

  如今,基特利已远离新闻一线,长居华盛顿,撰写评论文章。

  两个月前,新疆发生了暴乱。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的帮助下,伊安·约翰森和同事们去了那里报道。“西藏是不容易去,但也不是不能去的。”

  随着“中国热”的持续升温,今天的《华尔街日报》记者将继续关注中国的故事,而他们只是外国记者,不再是“外宾”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