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受阅大军通过天安门广场,在全世界面前亮相的时候,您可曾想到,这支队伍的背后还有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方队”——
他们与受阅队员一样,付出了同样的艰辛与汗水,参加了所有的训练、合练,只是在最后的一刻,他们必须把接受祖国检阅的崇高荣誉让给战友。他们,就是阅兵替补队员。
10月1日,当新中国60华诞盛大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时,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一起流汗,一起训练,却不能与战友们一起走过天安门。作为替补队员,他们无怨无悔——
“做好替补也是受阅的一课”
站在阅兵场外,双眼默默地看着战友们,眼神里又是羡慕、又是欣慰、又是遗憾……这是海军学员方队队员傅寒野给替补队员的“画像”。
他,就是一名替补队员。当“替补”,不是说他走得不如别人,他的训练成绩和战友们一样优秀。但是,阅兵大军中不能缺少傅寒野这样的队员——
一旦阅兵那天哪位战友生了病、受了伤,必须有人顶替上场。因为,受阅方阵不能有缺口,阅兵人数“一个不能少”!
尽管,这样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是为了“万一”,他们必须扮演这样的角色,也注定要和战友们受一样的苦、流一样的汗。
“那天,我如果真的顶上去,必须马上融入排面、方阵,绝不能‘冒泡’。因为,我们这个方队有一个信念:一个人走不成大方队,但是可以破坏大方队!”傅寒野这样说。
于是,当上替补队员,傅寒野反而觉得自己的境界一下子升华了。
国庆受阅的荣誉,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这种精神的历练,对于渴望辉煌的年轻人是不是有点“残忍”?对此,傅寒野憨憨地一笑,说:“你看,老徐也是这样!”
“老徐”名叫徐宗武,从部队考入军校,兵龄稍长,大家都称他“老徐”。记者顺着傅寒野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老徐”正手扬铁锤,叮叮当当给皮鞋“打铁掌”,面前摆放了40多双皮鞋。因为是替补队员,他的闲暇时间相对多一些,但是他闲不住,主动承担起为战友们磨破的皮鞋“打铁掌”的任务。
“在阅兵村里,哪个位置都能做贡献。”徐宗武说:“我们方队领导说得好,阅兵就是阅人,军人的一生其实都在受阅,做好替补也是受阅的一课!”
“参加阅兵的收获是一生的”
阅兵村里有条规矩:没有永远的正式队员。
每一次合练,都是一次考试,总有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被“挑出来”,进入替补队员行列。
杜挺,就是一个被“挑出来”的学员。考入大连舰院时,“阅兵梦”就已经在他脑子里萌发。没想到,如愿以偿来到阅兵村,第3次阅兵合练后,他成了一名“替补”。
然而,选拔是严格的、无情的。那天,杜挺给父母打电话。父亲问他:“儿子,现在训练怎么样啊?”他一时不知说什么,捧着话筒支支吾吾差点掉泪……
“现在,你会不会感觉到自己的努力白费了?”记者问他。杜挺一听,当即挺起胸脯反驳:“阅兵是集体的事,走过天安门广场是集体的光荣,个人的得失怎能相提并论?”
“骄傲、拼搏、失落、茫然、光荣。”在反舰导弹方队采访,预备车车长汪轶和驾驶员王众用10个字形容他们加入阅兵方队、成为替补队员以及现在的感受。
“对个人而言,通过天安门广场是一时的,参加阅兵的收获是一生的!”面对记者的采访,两人显得豁达、乐观。每天,他们和正式队员一起参加训练,标准丝毫没有降低。
“几个月的刻苦训练,最终成为替补队员,这份心理经受考验的收获也是巨大的。”王众和汪轶一起,默默品味挫折,选择了更坚强地面对。
“我们的退场很重要。因为有我们,国庆阅兵的圆满成功就多了一分把握。”王众说。但是,他没有放弃,依然时刻准备着。
“祝福战友:最好别让我上”
和徒步、装备方队一样,在每个飞行梯队中,也有数架“替补飞机”。但是,对“替补飞行员”的要求甚至比正式队员更高:必须具备在任何时刻、任何位置第一时间替补参阅飞机的能力。
“当好称职的备份也是英雄!”海航某飞行团副团长孙丽华的回答斩钉截铁:“我能确保在关键时刻空中替补,100%可靠!”
今年8月中旬的一天,组织编队训练时,塔台传来消息:二中队5号机突发故障,不能按时升空。一声令下,孙丽华迅速补位,起飞升空。十几分钟后,漂亮的编队队形出现在机场上空,成绩全优!
替补飞行员平时参加编队训练机会少,成功奥秘何在?孙丽华告诉记者,他始终保持“时刻准备上”的信念,一刻也不敢放松。
“不通过天安门是遗憾的人,关键时刻替补不上就是罪人!”飞行大队长龙亚明的话让人震撼。他告诉记者,正式队员由于位置固定,只需要掌握特定技术。但是,替补队员不知道将来要“补”在哪里,必须练熟编队所有战机的位置、线路,确保全梯队“零米零秒”的飞行误差率。
他告诉记者:“空中梯队任意一架飞机退出梯队,都有备份机替补。但是,替补战机绝不允许有任何差错,因为不会再有人来替补我们!”
“谁不想通过天安门?但我更想祝福战友:最好别让我上!”龙亚明宽广的胸怀深深震撼着记者。
是啊,国庆大典的那一天,当战友们驾机飞越天安门上空的时候,他们将接到返航的命令,连看电视直播的机会都没有。但是,他们忠诚的心早已接受了祖国的检阅,他们那博大的胸怀早已接受了人民的检阅!(邓佑标 钱晓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