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9月25日电 (记者 殷春永) 甘肃定西一度是农业生产条件十分差的地区,然而,当地利用“干旱资源”发展马铃薯产业收益丰厚,9月26日,盛大的“马铃薯节”将在定西举行。这一事例恰恰验证了甘肃农牧部门官员今天在此间发布的消息:“60年来,甘肃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正在由靠天吃饭向可控农业方向迈进。”
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公室9月2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甘肃农业农村经济,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韩临广以8000余字的篇幅从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取得的成就、改革发展经验、未来发展展望作以详细阐述。
韩临广说,60年来,甘肃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平衡的历史性跨越,如今,主要农产品全面大幅增产,实现了粮食自给,果菜外调,特产出口。
根据介绍,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积极变革、农业科技的研发转化等等。
韩临广表示,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在这个长期干旱的省份,这里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604万亩,是1952年的3.28倍,集雨节灌面积发展到600万亩。机械化水平亦是明显提高。
他引用数据说,2008年,甘肃省粮食总产量达到888.5万吨,是1949年的4.3倍。同时,当年,甘肃销往省外的马铃薯、高原夏菜、果品、牛羊肉、小杂粮等农产品达到1160万吨;农产品出口创汇额接近3亿美元,其中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甘草五大地道药材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
这位官员还称,甘肃省草地生态环境开始出现区域性良性演替的态势,人工种草保留面积已达到1759万亩,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顺利实施,建设草原围栏7525万亩,改良草原面积达到5317万亩。
“农民住钢筋、混泥土结构的住房占10%,住砖木和砖土木结构的住房占78%。每百户居民拥有彩色电视机93台、洗衣机45台、摩托车48辆。乡、村通车率分别达到100%和92%,农村通电、通电话、通自来水的农户分别占总农户的98.9%、48%和48.2%,大部分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韩临广以此来说明甘肃农村面貌已是明显改善,并实现了农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重大转变。(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