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我被训练场上的口号声唤醒,看了一下表,刚刚6点,想想要见王俊光,就爬了起来。我住的兵站离训练场有一公里的距离,等我紧跑慢颠到达时,训练场上早已是“万马战犹酣”了。一排排女兵走过之后,我看到4个女兵在单独接受训练。这4个女兵中,有两个穿陆军服装,有两个分别穿海、空军服装,腰间挎着手枪,她们的胳膊上都绑着木板,木板用上下两块泡沫板夹着。我马上做出判断:这4个女兵是领队。但又怀疑,三军女兵方队,应该是3个领队,怎么是4个?我看见,在4个女兵前方,站着一个身高马大,皮肤黝黑,表情威严的教练,他操着带有胶东口音的普通话在纠正女兵的动作:“第一名!腿踢的高度不够!”“第3名!头向右歪了!正过来!”我断定,这个教练定是王俊光无疑。为了不打搅他训练,我先站在一边观看。教练一会儿用尺子量4个女兵踢腿的高度,一会儿用绳子量她们的脚、臂、头是不是在一条线上。有条不紊,一丝不苟。直到收操,我才与这位教练相认,没错,他就是王俊光。王俊光,北京军区某通信器材仓库政委。乍一看,这个名字没什么特殊的,职业也没什么特殊的,特殊的是他的经历:国庆35周年阅兵,他是女兵方队第一排面的教练;国庆50周年阅兵,他是女兵方队的总教练。这次又担任三军女兵方队的总教练。记得,这两次国庆大阅兵中,每当女兵方队通过天安门时,都会激起观众一片暴雨般的掌声,新闻记者们“嚓嚓”抢拍镜头。我想,女兵方队走得如此潇洒精彩,一定跟这个有着“女兵缘”的男教头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他给我第一印象是一个字:狠。但仔细交谈起来,又发现他很爱笑,而且那带有胶东味儿的普通话,咂摸起来,还有点儿慢条斯理,柔腔女调。莫不是与训女兵有关?我想。当我问及三军女兵方队,为什么有4个领队时,王俊光很自然地回答:有一个是预备的。将来谁走的差,谁就被淘汰。他说的很轻松,我却暗自体会到了残酷。
王俊光告诉我,这4个领队人选都是他亲自挑的。程诚和魏韵潇都来自白求恩军医学院,栾馨和谭艳梅,一个是二炮指挥学院刚毕业的学员,一个是空军某通信站的副连长。前两次大阅兵,徒步方队中女兵方队是亮点,而领队又是亮点中的亮点。国庆35周年阅兵中女兵方队的领队白俊平、孟伟,国庆50周年阅兵中的领队姊妹花张薇薇、张莉莉都是王俊光训练出来的。这4位领队在一定的时间内,成了人们追逐的明星,同时,也成了王俊光队列教练生涯中的骄傲。当晚,我对王俊光进行采访,他给我讲的第一个故事令人尴尬。
1984年担任女兵方队第一排面教练的时候,他只有22岁,是个没谈过恋爱的毛头小伙子,而被他训练的女兵中,有的是干部,有的是学员,有的已经当了妈妈。一次训练中,一个女兵走着走着,突然蹲下了,方队马上出现了一个豁口。等方队走过去之后,那个女兵还蹲在草地里哭。年轻气盛的王俊光冲她大发雷霆:“前面就是有一把刀子,你也要给我踢过去!国庆那天,你要出现了这种情况,就把女兵方队的人丢尽了!”那个女兵后来主动找到他做检讨,他仍不依不饶。方队的魏教导员是女的,她向王俊光解释:那个女兵那天的表现,是因为身体来了“情况”造成的。王俊光还是不理解,也不原谅。一个小女兵能有啥情况?毛病!这个谜,他到了新婚之夜,讲给妻子听,才彻底解开。
这次担任三军女兵方队总教练的王俊光同样遇到了类似情况,超强度的训练,生活紧张,思想压力大,大部分女兵的生理周期被改变了。而此时的王俊光早已做了父亲,已经懂得了如何关爱这些比自己将近差一代人的女兵们。训练中,发现哪个队员精神状态不佳,面色不好,踢腿落地没力,就知道她们身体“不舒服”了,或劝她们休息,或减轻训练强度。但队员们都很要强,减轻训练强度可以,休息绝对不干!一休息就有可能被淘汰,或者变成预备队员。不能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那将是终身的遗憾。
王俊光说,阅兵训练场上,根本就没有男女性别之分,训练标准是一样的,男兵一步走75公分,女兵也是75公分。整个参加受阅的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通过天安门的时间是用秒计算的,谁也没有资格拖延一秒钟。然后就生理特点而言,女兵比男兵力量小,尤其爆发力差,这就要求女兵要比男兵多付出几倍。让王俊光骄傲的是,上级组织的第一次考核,三军女兵方队的各个排面全部过关。
国庆阅兵已进入倒计时,我们期待着三军女兵方队在天安门广场给全国人民带来精彩。”(李西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