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15日电 “现在的生活水平比过去提高了很多,国家的各项政策也非常优厚,现在的村干部比以前要好干得多。”
第三届全国网络媒体西藏行的记者团今日采访了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克松村第四任党支部书记索朗顿珠通过翻译这样告诉记者。今年67岁的索朗顿珠是在1984年担任克松村的副支部书记,1987年到2001年担任支部书记。
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昌珠镇克松村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带动了整个西藏民主改革的进程,并在新西藏的建立和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那里,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第一个农民协会,第一个人民公社。克松村的发展变化是西藏民主改革50年巨变的缩影,也是西藏农牧民生活日益改善的最好见证。
记者注意到这位老支书的胸前挂着一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纪念徽章。索朗顿珠说,自从今年3月28日发了这个纪念章以后,几乎天天戴着它。“我感觉现在就像生活在天堂。”索朗顿珠只能讲藏语,我们虽然只能通过翻译与他交谈,仍然能感觉到他满心的幸福感。
据介绍,1959年7月5日,西藏克松村的433名农民成立了西藏第一个农民协会,12月2日,克松村发展了5名共产党员,成立了西藏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百万农奴摧毁封建农奴制度的民主改革在高原大地轰轰烈烈开展起来。1959年,克松村只有70户,433人,全年粮食总产仅有16万斤。50年过去了,当年第一批站起来分田地、烧地契的农奴和他们的后代们正见证着西藏的巨大变迁,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据介绍,众多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为克松村的农牧民指引出一条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大批的农牧民因此富裕起来。到2008年,克松居委会拥有居民210户,838人,粮食总产量达到170多万斤。克松居委会还大力发展副业,2008年经济总收入达1019万多元,人均收入达6380元,其中现金收入为4600元。
54岁的格桑次仁提起自己的三个孩子非常自豪,三个孩子都已经大学毕业,两个儿子分别是高中老师和医生,最小的女儿今年刚毕业,考完公务员正在等成绩。“这全靠党的好政策!”格桑次仁全家年纯收入达到四十万,在克松村,农户的家庭年收入基本都能达到几十万。
官方数据显示:从上世纪50年代到今天,西藏自治区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65倍,人均寿命从35.5岁提高到67岁。目前,西藏小学生入学率达到98.5%,电话与手机普及率达到每百人55部。近几年里,藏区农牧民实现每年双位数的收入增长。
离开克松村的时候,看到村民正在修建房屋。据介绍,自西藏实施安居工程以来,克松村的80%农民已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新房。村民们互相帮助着,看着快要建好的新房,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