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陆军航空兵的朝气和自信──专访陆航受阅梯队长机、总参陆航部副部长袁继昌少将
新华社记者孙茂庆、黄明、张汨汨
国庆60周年阅兵,一支世界阅兵史上最大规模的直升机群将飞越天安门广场。
这个庞大机群的长机,由总参陆航部副部长袁继昌少将担当。
那一天,53岁的袁继昌与他驾驶的直升机,无疑将为众人所瞩目:
──入伍35年,飞行33年,他是所有受阅飞行官兵中兵龄最长的老兵;
──作为受阅飞行部队中唯一的少将飞行员,他的军衔最高、职务最高。
与袁继昌面对面,陆军航空兵这支“年轻”部队的朝气、自信,在这个“老将”身上,体现得同样淋漓尽致。
老骥伏枥:“我不需要这种炫耀。”
对于袁继昌参加国庆阅兵,曾有人质疑:年过半百还要亲自驾驶飞机,而且身居长机之要,是为难自己还是作秀?
“飞行毕竟是个危险的活动,我是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不需要这种炫耀。”袁继昌说。
陆航部队飞行员的黄金年龄段是35岁到45岁,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趋于成熟。但这次参加阅兵飞行任务的陆航飞行员,35岁以下的占到了70%,年轻的仅20多岁。
直升机数量多、飞行员中新成员多,能不能完成好阅兵任务?
“我执行这项任务,首先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为新同志鼓劲;其次,在高难度动作的处置方面,以我几十年的飞行经验,确保整个梯队的飞行安全。”袁继昌说。
1974年入伍的袁继昌,1977年从航校毕业,第一次担任机长时才26岁。几十年来,飞行时间达3500小时。
积累了丰富飞行经验的袁继昌认为,飞行是个系统工程,对于年轻的飞行员,要耐心帮带。在平时的训练中,一些新同志都喜欢围着他问技术问题。
一次,阅兵训练中,对于陆航历史上首次展示的9机“品”字队形,一位飞行员始终掌握不好:“9机编队机群转弯时,我飞内圈,该怎么保持间隔距离?”
“转弯时,内圈飞机容易超越前机,要等待长机指令减速,然后要敢于大胆往长机贴近,这样就不会超了。”袁继昌耐心讲解以后,这位飞行员茅塞顿开。
进驻阅兵村以来,袁继昌每天都和飞行员们一起训练。“作为长机,他的作用是使整个机群融为一体。”陆航政治部干事周宏伟说,“他的存在对于这个机群的飞行安全非常重要。”
“这次参加阅兵的都是技术骨干、技术尖子,如果下一个十年再阅兵,应该会有很多人参加。”袁继昌说。
阅兵村的“另类”生活:将军带出一批“萨克斯迷”
袁继昌49岁时开始学习吹奏萨克斯管。“那时我在山西,任陆航某飞行训练基地司令。晚上有点闲暇时间,就学学乐器,缓解飞行压力。”
后来学得小有所成了,遇到周末有闲暇,袁继昌就到公园去吹,“有很多人围上来听,有的还和着曲子唱。”
“萨克斯本身是管乐,但又像弦乐、声乐,非常美妙。”所以,袁继昌不仅自己吹,还带动了一批飞行员学。在他的熏陶下,阅兵村已有5名飞行员加入了吹奏萨克斯的队伍。
初秋的一天傍晚,记者在阅兵村采访时,听到一阵悠扬的乐曲声传来,仔细一听,正是用萨克斯管吹奏的《歌唱祖国》。看来,飞行员们在阅兵训练中“忙里偷闲”,收获不小。
袁继昌说,绿色的军营,是和谐的军营。要达到和谐,文化生活是不可或缺的。在阅兵村,他还带领大家开展了歌咏比赛等多种文体活动,“对飞行员的压力是一种释放。”
国庆受阅:信心与压力并存
对于即将到来的国庆阅兵,袁继昌信心与压力并存,因为“机械的东西,很难保证百分之百。”
当被问及最担心什么时,袁继昌说:“我们目前的训练已经达到了最低气象条件下全梯队出动,对天气完全不担心。只有一个担心:飞越天安门城区时,高楼大厦林立、人群密集,千万不能出现突发性机械故障。”
“不过,即使发生突发性故障,我们也有信心处理好。”袁继昌说。
袁继昌的信心,来自于陆航部队的全部参阅人员──进驻阅兵村训练以来,数十个机组都提出了“精心、精细、精准、精彩”的目标;陆航部队参加受阅的所有飞行员,战斗精神、战斗作风丝毫未减,技术水平在逐步提高……
飞行是一个有危险性的职业。但对于这份职业,袁继昌和他的家人早已习惯。
袁继昌的妻子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我在谈恋爱的时候,已经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家里的事情她早就不指望我了,年轻的时候就习惯了。”
“作为一位入伍35年的老兵,能驾驶我军最新型的武装直升机,飞过天安门广场,将是我一生中最美好、最难忘的记忆。”采访结束时,这位老兵深情地说。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