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次国庆大典上,飞机受阅编队总是格外吸引人们的眼球。虽然人们无法看清飞行员们的面容,但却可以感受到他们的自信从容与飒爽英姿。昨天,我们就怀着这样一种崇敬与好奇之情,见到了六次参加国庆大典的老空军飞行员——83岁的张荣兰老人,听他讲述了记忆中的受阅场景。
驾驶战斗机排在第三梯队
“我们在六七月份接到通知,要求部分飞行员组成梯队,驾驶飞机接受检阅。”张荣兰的思绪回到了1951年。
张荣兰回忆,那时每个梯队有七八个三机编队组成,每个三机编队由三架飞机组成。最前面的飞机叫长机,两侧飞机称为僚机。飞行时,僚机与长机必须始终保持前后20米的距离、左右30米的间隔,而且,从天安门城楼望去,必须是15度的仰角,位置不能偏离50米,时间不能相差15秒。“因为,两个梯队经过天安门城楼的时间相隔30秒,如果相差15秒,就容易发生事故。”
10月1日10时许,身为空军十四师42团一大队副大队长的张荣兰驾驶着右僚机从天津杨村机场缓缓飞离地面,以每小时600公里的速度飞向天安门方向。10多分钟后,他驾驶的米格-15到达了指定地点。“首先接受检阅的是轰炸机,然后是强击机,我们属于战斗机,排在第三梯队。”张荣兰说,从起飞到降落也就三四十分钟。那次,他们圆满完成了受阅任务。
五次驾驶飞机受阅
圆满完成第一次受阅任务后,1952年国庆节,时任二大队大队长的张荣兰驾驶着长机,又一次与战友默契合作,顺利飞过天安门上空。此后的1956年至1958年,他接连三次驾驶长机受阅,都不辱使命。
与五次亲驾飞机相比,1954年的国庆节张荣兰略微有些遗憾。“当时,我的右手受伤了,不能驾驶飞机。”身为42团副团长,那年国庆节,他担任了受阅空军的地面指挥。
在外人看来,指挥应该比飞行轻松。然而,张荣兰并不这样认为。因为,当时没有现在的先进仪器,只能凭借一双眼睛,根据标杆测算飞机间的距离、间隔等是否准确。更主要的是,飞机着陆前,一定要认真观察每架飞机的着陆姿势,如果发现飞机的襟翼或者起落架没有放下来,抑或飞机着陆的速度太快,就必须立即对飞行员做出特别提醒,否则,将酿成很严重的事故。“不过,飞行员们的技术都很高,竟然都没有出现这类问题。”话语之间,张荣兰的脸上透露出一种难以抑制的自豪感。
有一次差点两机相撞
“有一次,差点出了事故。”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张荣兰至今心有余悸。
1952年,已经是大队长的张荣兰再次被确定为国庆受阅空军的飞行员,这次他驾驶的是长机。然而,受训期间的一次演练中,张荣兰的飞机差一丁点儿被撞上。
“那是拐弯的时候。”张荣兰回忆道,他当时与两位战友组成的三机编队直飞蓝天后,配合得比较默契。然而,在转弯时,意外出现了。
按照规定,转弯时,飞机一定要减速,待整个编队都转过弯后,再加速飞行。“可能是阳光太刺眼,飞行员没有放慢速度。”就在张荣兰像往常一样,左转弯时,他照例看了一下后方的两架僚机时,吓了一跳。因为,左僚机并没有减速,而是朝着他的飞机直冲过来。“我赶紧向右上方拉升。”此时,两架飞机擦身而过,僚机的天线被挂断。所幸,飞行员都安然无恙。
这一次飞行虽然有惊无险,但却无形间考验了张荣兰的技术,回到地面时,队友们都给予啧啧称赞。(珊佳 杨琨 吴琼)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