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赶走了肆虐多日的“秋老虎”,整个阅兵村笼罩在湿漉漉的水雾之中。
9月4日9时多,第二炮兵某新型导弹方队乘载员排面整体训练已经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虽然没有当头暴晒的烈日,但潮湿的空气和体内散发的热量,仍让人感觉浑身不自在。
方队乘载员教练吴清玉,是一个曾经在三军仪仗队磨练过4年的少校军官。这次阅兵训练,他担当起第二炮兵装备方队乘载员的总教练。他对记者说,装备方队的乘载员不像徒步方队那样要走分列式,但除了不训练正步外,其他和徒步方队没什么两样,每天都要进行四五个小时的军姿定型训练。
北京的夏天酷暑难耐,地表温度有时高达60多摄氏度。每次训练结束,官兵的训练服都能拧出水。
正训练着,吴清玉突然叫了一声“停”,军姿训练转入“背人前进”的游戏。原来,吴清玉看着训练场精气神不够,就想办法要调整一下场上的气氛。
吴清玉告诉记者,由于乘载员的训练每天都很单一,长时间的训练容易使官兵产生厌倦情绪,训练水平每提高一步都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在训练中,他还摸索出了一套管用的训练“六字诀”:揽心、抓型、聚神。除了场上的随机激励外,他还特别注重方式方法的运用。
方队基准兵、一级士官王普泽说,他们的衣服都是每天一洗,热的时候一天要冲两次凉,如果谁没有洗衣服,第二天训练场上一眼就能认出来,衣服上起了一层白白的盐渍。阅兵训练进行了5个多月,每人平均穿破了两套训练服和3双皮靴。
训练间隙,大家摘下头盔,散坐在训练场休息。记者顺眼看去,阅兵训练给官兵脸上留下特殊的印记:脸色被烈日晒成了古铜色,由于有帽带作遮挡,帽带下面明显要白很多,红白相间酷似“猴子脸”。
14时30分,方队导弹发射车隆隆驶入了机场跑道。
经过5个月的训练之后,导弹发射车行进的标齐误差和骑线误差均达到3厘米以内,远远超过了10厘米的训练标准。整体行进时,像“豆腐块”一样整体向前移动。这个方队曾经作为惟一的全军轮式装备,向军委首长汇报演示阅兵训练成果。
尽管如此,从新中国国庆50周年阅兵时的一名驾驶员,成长为今年阅兵训练驾驶员总教练的杨新刚,却从未停止过向“零误差”的追求。他告诉记者,国庆阅兵对装备方队驾驶员有着特殊的训练要求,除了精湛的驾驶技术外,还必须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
记者登上装备方队第三排面二僚车,体验了一次驾驶员的训练生活。
“前进!”随着杨新刚一声指挥口令,装备车同时启动,并匀速向前行驶。前进不到5米,全部车辆已经调整好行进状态,整个方队整齐地行驶。
突然,记者乘坐的装备车辆前方突然急刹车,停了下来。这时,只见驾驶员徐梦浩沉着冷静地左打方向,迅速绕行至第二排面补上空缺,而此前,第三排面的三僚车立即停了下来,给徐梦浩让路。
不到10秒钟,备份车辆跟上,整个方队恢复整体行进的姿态。
遭遇突然停车,记者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可下车后,杨新刚却说:“这样的训练课目,在阅兵村早也不是新闻了。”
下午4时多,天又下起了小雨。训练场上,依旧是车辆穿梭。乘载员站在雨中,远看就是一堵墙,一动也不动。(张选杰、余文武)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