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铁道交通,是一座城市融入国际大都市现代化交通的显著标志。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科技水平的体现,也是解决城市交通紧张状况的理想交通方式。我国的地铁从最初的23公里,到今天的800多公里;从1969年北京地铁一期工程通车,到即将开通的北京地铁4号线,40年里,我国地铁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仅1998年至2008年的10年间,国内轨道交通建设总量已经远远超过同期发达国家建设的总和。
再过一个月,陈浩的“幸福日子”就来了。“现在上班从家到单位至少需要1个半小时,4号线开通后,最多半小时就够了。”家住北京南四环丰台区马家楼的他告诉记者。
2009年9月30日,北京的第9条地铁——4号线将开通运行。而这距离我国首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成通车整整40年。
在40年的时间里,这条地下巨龙,从北京开始不断向全国蔓延:从最初的23公里,到今天的800多公里;从只有1座城市发展到30余座城市建设和筹建;从战备参观为主,到老百姓的出行选择……
今天,地铁已经成为市民出行的最佳选择,同时也在改变着市民的生活。
“两落三起”的首条地铁
1953年,可以说是我国地铁的起点。
“那一年,我国首次提出要修建地铁。”中国地铁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教授级高工周庆瑞告诉记者。作为曾参加过我国第一条地铁筹建和设计的工程师,七十多岁的他依然奋斗在地铁工作岗位。
1953年9月,北京市在制定的《关于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中,首次明确提出:“必须及早筹划地下铁道的建设。”1956年,经中央批准,北京地铁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但是地铁在当时还是新事物,不但老百姓一无所知,就连国内的工程技术人员也知之甚少。“以前只是听说过地下铁道名词、见过少许地铁资料,对地铁的认识还很肤浅。”周庆瑞说。
那一年,刚从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不久的周庆瑞被分配到刚成立的“北京地下铁道筹建处”,从此见证了“两落三起”的中国第一条地铁建设历程。
为了帮助北京建地铁,1956年,前苏联派来了地铁专家组来京。据周庆瑞回忆,“当时派来的5位专家,经验都很丰富,组长巴雷什尼科夫还是位德高望重的院士。”
在京期间,前苏联专家协助我国拟定了北京地铁线网规划方案,对一期工程的线路选择、埋设深度、隧道结构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由于当时我们对于许多技术缺乏深度了解,就请苏联专家开讲学班,我当时就成天拿着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专家所说的一切。”周庆瑞说,在半年的时间里,苏联专家传授的地铁建设技术与经验,对我们从事地铁建设发挥了很重要的启蒙作用。
但1957年国内政治形势巨变,中央决定地下铁道工程暂时“下马”。1959年,大跃进背景下的建设热情燃遍各地,地铁项目再次上马,并成立了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但1961年,中国遭遇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北京地铁工程再次被迫下马。
“大家都说十年之内不可能再修地铁了,很多同志回到原单位,只有包括我在内的少数人留下来继续进行地铁技术和方案的研究。其实经长期研究,我们对地铁技术和方案已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只等着一声令下。”周庆瑞说。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